说到“陈友谅”这个名字,很多人会想到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在金庸的作品中,陈友谅是丐帮的人,奸诈狡猾,傲慢霸道。他用宋青书杀死了武当七侠莫声谷,这是令人发指的。
就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而言,确实和历史上的陈友谅有些相似,但历史上真正的陈友谅并不是明教的人。
元朝末年,陈友谅(1320-1363年)湖北绵(miǎn)阳人,家里以捕鱼为生。祖父陈千一原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着他的姓,父亲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名第三。
陈友谅年轻时有点通文,但体力过硬。一位算命师在检查了祖先的墓地后说,他将来会很富有。陈友谅暗自高兴。1355年正月,徐寿辉起义,带领红卫军突破绵阳。陈友谅反对蒙汉地主阶级统治,于黄鹏起义,加入红巾军。后来,他因立功晋升为元帅。
1357年9月,倪文俊谋杀徐寿辉失败,逃往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趁机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声称是安慰使者。第二年,陈友谅率军攻占安庆(安徽省)和许多其他地方。
当时,陈友谅是长江以南最强的部门。朱元璋攻占太平府(今安徽马鞍山)后,与他隔壁。1359年,徐寿辉想迁都龙兴,但陈友谅不同意。第二年,徐寿辉仍决定迁都龙兴,匆匆离开汉阳,暂时驻扎在江州。
江州是陈友谅管辖的地方。他命令士兵们埋伏在城外。徐寿辉的下属一进城,就立即关上城门,消灭了徐寿辉的一切。
随后以江州为首都,威胁徐寿辉居住在这里,而陈友谅则自称汉王,成立了王府官属。后来,陈友谅变得越来越傲慢,并设计杀死徐寿辉。徐寿辉一死,陈友谅就以采石五通庙为刑殿,匆匆登上王位。他的国名是汉,历史上被称为“陈汉”,改元大义。势力范围涉及江西、湖广。
后来,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龙湾(今江苏南京郊区)作战。潮落,船搁浅,死者无数,数百艘战舰丧失。陈友谅大败,不得不乘船逃跑。
1361年8月,朱元璋亲自率军攻打陈友谅,长驱直接抵达江州。陈友谅战败,连夜带着妻子和孩子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州,乘胜攻占奇州,攻占安庆。
陈友谅看到自己的领土日益减少,非常生气,于是制造了数百艘楼船,亲自率领军队60万人,船上家属百官,全力攻击南昌。汉军和朱元璋的下属在鄱阳湖康郎山相遇。陈友谅聚集在一艘巨型船上,以连锁为阵。朱元璋军不能仰攻。连战三天,他们失去了士兵和将军,渐渐感到不安。
但不久,东北风吹来,朱元璋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他的弟弟陈友仁被烧死。在这场战斗中,朱元璋的船虽小,但容易行;虽然陈友谅是一艘巨大的船,但他无法自由前进和撤退,所以他被打败了。
后来,陈友谅从船上伸出头来指挥战斗,但他被飞箭射中,穿过头部,立即死亡,44岁。突然,他的下属崩溃了,王子陈善儿被俘。太尉张定边利用夜间劫持陈友谅的次子陈丽,带着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张定边等待陈丽回到武昌后,立陈丽为皇帝,改为元德寿。1364年2月,朱元璋率军来到武昌,陈丽出降,汉亡。
[img]360149[/img]
陈友谅的生活非常奢侈。他曾经做过一张金床,做工非常精致。宫殿里的其他器皿也是如此。虽然他失败了,但他是蒙汉地主阶级残酷统治下的人民的英雄。当时,人们同情和怀念他。他的坟墓仍然保存在新建的长江大桥下,供游客哀悼。
陈友谅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