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姚启圣,不鄙视清朝到处为他效力,收台后病逝,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康熙王朝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叫姚启生,这个人看不起满清铁马,认为我们的中国文明是最好的,认为满清不值得我们的中国文明,康熙恨他,想杀他,但不能杀他,只能想办法扔他,最后康熙,用他,收复台湾,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大臣。
[img]359557[/img]
@ 据清史稿记载,姚启生不是福建人,而是浙江人。他出生在浙江绍兴,很早就和清朝在一起了。他主动投靠,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一开始是以参军的形式投靠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报仇。当时姚启圣被土豪恶霸欺负,没有实力对付,直接参军。杀死恶霸后,姚启圣弃官回家。可以说,姚启圣这次投靠清朝完全是为了个人恩怨。
而且姚启圣功夫不错。有一年他出去旅游,看到两个当兵欺负一个女人。姚启圣好言相劝。结果当兵不听,三个人打了起来。结果姚启圣一个人杀了两个士兵。可见这个人功夫不错,除了暴安良,还有凉山英雄的味道。
姚启生是一名文武全才。他可以战斗,参加科举考试。姚启生在1663年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他在高中时去广东香山当县长。香山现在是中山县,以纪念国父孙中山后来的变化。这是一个沿海县。当时,清朝实施了海禁。姚启生私下开放了海禁,并被罢免。这是姚大人第二次离开。
这件事发生后,姚在家呆了十多年。直到三藩叛乱,姚迎来了人生做官的第三次机会。当时,康亲王杰书去浙江平叛。姚带着儿子和他招募的士兵参军。他有战功。康亲王和康熙对他都很满意。关键是姚也拿了家里5.2万银子当军费,这让康熙很开心。平叛后,姚从一个平民变成了福建总督。当时是福建的一把手。
作为福建,面对的敌人是台湾的郑氏集团。自1678年以来,姚启圣一直在与台湾打交道。在电视剧中,姚启圣与郑经打交道,严格执行海上禁令。因此,就连朝廷也被他拖下水。人们对他恨之入骨,甚至捡起了姚启圣的祖坟。事实上,这真的冤枉了姚启圣,真正的姚启圣其实对人民很好。他要求开放海上禁令,还帮助受战争折磨的人回家,让投降的士兵复垦,很受人们的欢迎。
另一个区别是,姚启生不像电视上那样坚定地打台湾。如果台湾同意称臣纳贡,姚启生同意,但朝廷没有批准,所以他让他收复台湾。顺便说一句,施琅确实是他推荐的,但他们似乎没有师徒关系。施琅出生于1621年,姚启生于1624年。施琅比姚启生大三岁,史书上也没有发现他们是师徒。我不这么认为。这两个以前没有交集。
[img]359558[/img]
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省后,姚回到福州,不久就生病了,很快就去世了,享年60岁。姚攻打台湾省的时候,造了很多船只、军械和几万两银子。当时朝廷想让姚的家人还钱,但康熙为了姚的辛勤劳动而放弃了。康熙还是挺有人情味的。
总的来说,姚启圣是个好官,对人民好,对国家和民族有功。
历史上真正的姚启圣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