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显这个名字很少被人知道,他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迹?历史事实是什么?
在明朝的开国将领中,徐达、常遇春和刘伯温是最熟悉的。当然,朱元璋有很多人才,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在明末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建立明朝。许多开国将领名不见经传,但他们的事迹记录在历史书中。今天介绍的将领薛贤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img]359281[/img]
薛显来自徐州。因为他不是绝对的主角,所以薛显的早期信息是无法测试的。在《明史》中,薛显的出现是在赵军的领导下。赵军也是红巾军的领导人,但淮北红巾军,1351年响应刘福通的起义,1352年与郭子兴见面,朱元璋在郭子兴的起义部队,两人属于同一制度。
[img]359282[/img]
赵君在战争中死亡,于是薛显将朱元璋归属于自己守卫的泗州。1362年,薛显被命令镇守南昌,隶属于大都督朱文正。
保卫南昌,攻打张士诚,得到常遇春和朱元璋的认可
薛显勇敢善战,军事能力强。虽然他在朱文正手下的表现值得称赞,但他真正的成名之战是在常遇春的手下保卫南昌。薛显最强大的是他的智慧。1363年,朱元璋的老对手陈友谅围攻南昌,声称有60万军队。每个人都可以踩墙。薛显守章江,新城两门。他不怕,也没有退缩。他派精英出去杀刘金昭,俘获赵翔。他可以在虎视眈眈的敌人下抓住两位将军,这显示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南昌解围后,薛显与常迎春、徐达一起讨伐张士诚。张士诚也是朱元璋的老朋友,一度实力雄厚。这一次,他经常遇到春徐达攻打湖州的德清。张士诚派他的五王子去救援。张士诚称他的儿子为王子,这表明了他的野心。这位五王子仍然有一点技能。战争一开始,常迎春就退休了,但薛贤率领军队战斗,打败了张军,俘获了5万或6万人。五太子、朱暹、吕珍等人都投降了薛显。
[img]359283[/img]
(常见春剧照)
在战斗结束后的总结中,常遇春对薛显说:“今天的战斗,将军功,遇春弗如也”。这意味着今天主要是你的功劳。我经常遇到春天不如你。这是常遇春的评价,很高,说明它的军事能力。朱元璋得知此事后也评论道:“薛显,傅友德勇敢冠军,可以当一面。”。朱元璋的认可凸显了他的军事才能。
攻占中原,平定陕西
当然,朱元璋应该好好利用这样一位将军,所以朱元璋派薛显跟随徐达攻打中原。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薛显确实是独一无二的。薛显率军征服兖州、沂州、青、济诸州,带东昌、迪州、乐安,回到河南,直接抵达关陕。
最重要的是薛显配合徐达征服了元大都,这是一个很大的功劳,然后和傅友德一起征服了山西,赶走了王保保,降服了鼻马。追王保保到关中,把王保保赶出塞外,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
开国大将擅自杀害未获得应有奖励的开国大将
薛显可以独立,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但他也有缺点,性如火,残酷无情。这导致他未能赢得应有的奖励。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理论功行奖励。可以合理地说,薛显应该封官授爵,但他被贬到了海南。为什么?他脾气暴躁,残忍无情。他曾经擅长杀害徐官、兽医、火者、马军和千家万户的吴福。因此,他没有太多的功行奖励。
战争时代的英雄,和平时代的弃儿。战争时期,薛显极其勇敢,东征西伐,与朱元璋搏斗。然而,当世界和平时,他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他不是治世之能臣。正如《明史》所说:“诸将在无知之际,上观天命,委心明主,战胜攻取,克建殊勋,都是一时的智慧和勇气。而国内的宁静,是名隶党籍,或追论,或坐着,很少有人能自救。”。
[img]359284[/img]
薛显在战争年代的血腥风雨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与朱元璋一起打败了世界。到了和平年代,他变成了弃儿。他有的只是战斗的智慧和勇气,却无法治愈世界的智慧,无法自我完善。
这位明朝将领名不见经传,但立下的功劳常遇春都自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