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武圣的?康熙为什么选择关羽?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孔子、“武圣”关帝的“文圣”,似乎很传统,其实并没有多久。
孔子的“圣人”地位早就存在了,但“文圣”的名字来源于“武圣”的诞生。“武圣”的称号只是从清朝康熙年开始的。
特别是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我看到香港警察和香港黑社会崇拜关公,而不是把关公当作“武圣人”来崇拜,而是崇拜关公的“义薄云天”。
民间“关帝是大煞神”的说法,与“武圣人”的身份有关。
[img]358903[/img]
(一)满清尚武的学术性体现
1644年,满清入关,正式取代了明朝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控制着中国的统治权。
经过几十年的磨合,温顺的汉族已经习惯了满族的统治;在最高统治者的指导下,凶猛的满族愿意不情愿地与人口趋同,这是他们数千倍的汉族。
从庙宇到江湖,从龙案到餐桌,开明的康熙皇帝引领和倡导满汉相和的理念,其中一个显眼的动作就是“封武圣”。
汉人只有一个“圣人”孔子。孔子是“文”。
满清尚武,要在中国大地张扬这一精神,又要与汉族趋同,于是有了“武圣”的提法。
这可以认为是儒家思想国家尚武精神的学术体现。
[img]358904[/img]
(二)三个候选人
按照皇帝的提议,满汉文武大臣们,就“武圣”的候选人,却忙了一会儿。
经过多次评论,据说也收集了一些民间意见,古代武术名人,几乎一个接一个地筛选,剩下的三个人,不知道是争论,还是其他原因,无论如何,不能筛选,三个候选人,分别在皇帝面前:春秋晚期伍子胥,东汉末年关羽,北宋末年南宋初岳飞。
[img]358905[/img]
(伍子胥)
入选原因如下——
伍子胥:春秋时期(公元前八世纪前叶至公元前五世纪中叶)被称为“杀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是大鱼吃小鱼的“无义战”时期。唯一的“小鱼吃大鱼”案例是末期的吴灭楚。虽然小吴国最终并没有真正吞并巨大的无朋楚国,但吴军确实占领了楚国的首都(“首都”在当时的楚国文化中意味着“首都”。“英”不确定是指某个地名,楚国的都城迁到哪里,哪里叫“英”);伍子胥是这一壮举的领军人物。从“直接战果”的角度来看,伍子胥确实堪称弱胜强的杰出帅才。
关羽:他从来都不是“英俊”,而是“将军”。一部《三国演义》把他带到了天堂,成为了忠诚和勇敢的化身。在《三国故事》中,除了常胜将军赵子龙,最少的失败是他——他只输过一次,也就是最后一次。但即使是最后的失败也被神话所激烈。数千英里的单骑和单刀会议使他的正义和勇气成为基准。
[img]358906[/img]
(岳飞)
岳飞:一个草民,雄心勃勃,从最小的军官开始,既勇敢又不可战胜,也是忠诚和爱国主义的永恒典范。如果伍子胥、关云昌,也能让人们挑出问题,岳鹏举、岳武穆,在武术家中,可以被称为“完美”!
(三)排除法钦定
但到康熙皇帝那里,第一个被“排除”的,就是“完人”岳武穆。
原因很简单——岳飞的所有成就都是由“抗金”获得的,而“金”是我们满族的祖先!虽然岳飞的抗金与我们不同,但总的来说,它仍然与我们作斗争。封他为“武圣”,不是暗示鼓励汉人以武拒清吗?否则!
这样,3 排除法后,只剩下伍子胥和关羽两人。
[img]358907[/img]
在康熙皇帝看来,关羽虽然没有挂帅,也没有伍子胥那么骄人的战绩,但他一生都在追随刘备。当他迷路时,他宁愿承担责骂,也不愿拯救刘备的妻妾,委托曹操。一旦他有机会,他就不怕困难和危险;在整个过程中,他尊重刘备的妻妾,秋天没有犯罪;@ 为了守住其实守不住的荆州,拼到死。真是大忠大义!即使华容道放曹操走,也是忠诚的体现!
再看看伍子胥,他是楚国人,他真的受了委屈。他受了很大的委屈,像大海一样深仇大恨,但灾难都是自昏君。他与楚国百臣无关,但他依靠其他国家的力量,开始刀兵,无度杀伐,造成无数死伤。非圣人所做的!胜利后,挖掘楚平王墓,挖出尸体,鞭打数日以泄愤,甚至看到狭小的气量...
不要等皇帝往下说,很明显伍子胥也被排除在外。
剩下关羽了。
这么说,排除法“剩下”的武圣人关老爷,真的很幸运。
[img]358908[/img]
关羽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武圣的?康熙为什么选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