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猛将为国捐躯,母亲看到遗体却泪流满面:不愧是我儿子,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鸦片战争是中西殖民力量的第一次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充分展示了清政府的腐朽和无能。然而,在战斗中,中国士兵勇敢地战斗,不怕死亡,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定海抗日英雄葛云飞就是其中之一。
[img]358157[/img]
葛云飞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就学习武术和文化。他从小就钦佩岳飞,希望能像岳大帅一样忠实地报国,保卫家乡和人民。与此同时,葛云飞也有一位好母亲,她经常告诉年轻的他忠诚之道。因此,葛云飞一直以“武官不怕死,文官不爱钱”为人生信条。道光三年(1823年),武功高超的葛云飞考上了武进士,在浙江沿海地区任职,负责逮捕海盗。
公元1838年,葛云飞被调到定海担任定海镇总兵。一年后,葛云飞的父亲去世了,他不得不回去“担心丁”,为父亲孝顺。根据清朝的法律,丁的担忧持续了三年,葛云飞不能参加鸦片战争。但当他听说英国人对中国宣战时,充满爱国热情的葛云飞立即准备回到前线。
离开前,葛云飞离开了母亲,说:“妈妈,孩子们可能不能在你的膝盖前孝顺!”他的母亲张老太太点点头说:“这次为国家作战,你应该避免金革,你受到国家的善良,必须报告死亡,快走,不用担心我!”葛云飞含着眼泪敲了几个头,告别了母亲,去了前线。
[img]358158[/img]
公元1841年8月,29名英国军舰兵临定海对沿岸炮台进行猛烈轰击。当时,葛云飞负责驻扎在土城,他指挥火炮对英国军舰的颜色。然而,英国的火炮射程很远,清军的火炮根本够不着。看到这一幕,葛云飞很着急。9月26日,英国人终于登陆,但多次被葛云飞等人击退。然而,英国陆军多达7000人,而定海守军只有4000人。定海的下落只是时间问题。他的同事王锡鹏和郑国鸿被英军杀害。
最后,孤立无助的葛云飞不得不与周围的英国军队作战。英国军队强迫土城,葛云飞拿着400公斤的枪反击。葛云飞看到炮火不起作用,所以他率领200名士兵与英国短兵相遇。他拿着一把长刀冲进敌人,杀死了几名英国士兵。然而,更多的英国士兵被包围了。在敌人的持续攻击下,葛云飞周围的士兵越来越少。
面对十几倍的敌人,葛云飞把自己的印章交给了自己的士兵,并告诉他:“这是朝廷的信物,不能落入敌人。请交大营,请迅速发兵进剿。如果我死了,我就知道了。我应该努力工作,帮助消灭叛军。“我也告诉同乡亲兵,“我忠诚的时候到了。请安慰我的母亲:哀悼和保重,告诉我的儿孙:我必须努力工作,继我杀敌卫国的志向之后。随后,葛云飞又冲进敌阵,一刀砍倒了一个叫安突德的上尉,并交出了他手持的旗帜。
葛云飞的长刀因为用力过猛而断了。于是他挥舞着佩刀,继续杀死敌人,但是一颗突如其来的子弹击穿了他的左眼。在他休息之前,一名英国士兵猛砍了他一刀,几乎把他所有的右脸都劈了下来。此时葛云飞只能凭意志作战,全身受伤40多处,最终被一枚小口径炮弹击穿胸部,当场牺牲。定海在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牺牲后,终于被英军占领。
战后,英国人尊敬地收敛了葛云飞的尸体。他们在战争报告中写道:“正在沿着长堤撤退的中国人迅速聚集在他们勇敢的葛将军的领导下,做出了体面的抵抗。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随后,葛云飞的遗体被移交给清朝,并被运回家乡。看着葛云飞可怕的尸体,家乡的父母哭了,但他的母亲忍受了悲伤,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她颤抖着说:“真的值得成为我的儿子!””
著名学者严受鹏曾经说过:自古以来,当每个王朝都要崩溃时,葛云飞这样的民族英雄就会在人们面前展现出来,就像宋朝的文天祥和岳飞一样,明末的史可法。正是有了这些英雄,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生存下来。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葛云飞,定海人民专门建造了三中祠堂,让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永远保护中国的海疆。
葛云飞是怎么死的?清朝猛将为国捐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