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弘历继位后带来的第一个大案,让世人看到他的心狠手辣。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至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乾隆初政的总体政策趋势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宽缓取代父皇雍正的严厉,对人民实行仁政,对大臣官员宽容开明。乾隆皇帝即位之初,集中力量纠正前两朝特别是雍正朝的一些弊政,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示了自己的政治才能。但是,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弘历还是很残忍的。
弘历继位的第四年,即乾隆四年十月,宗人府福宁告发弘历的堂兄弘公,有不臣之心。起初,弘历并不太在意,只是革去了亲王的待遇,还允许他住在亲王府。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同年12月,又有人告诉洪公,他竟然找人算起乾隆皇帝的寿命:“皇帝的寿命怎么样?”等。乾隆皇帝这次真的很生气,下令永远圈禁弘公。这是清乾隆年间的第一个大案“红白案”,红白的这两个罪似是而非。然而,乾隆皇帝以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罪名制造了他的堂兄。乾隆皇帝坚持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img]357387[/img]
事实上,仔细分析弘公的人生经历并不奇怪。爱新觉罗·洪亮(1694-174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长孙,理密亲王爱新觉罗·胤仁长子。康熙三十三年七月初五出生时,母亲是侧福晋李佳氏,轻车都尉舒尔德库的女儿。由于父亲的珍贵,弘毅从小就深受祖父的喜爱,养育了宫殿。他是康熙皇帝的长孙,也是爱新觉罗·胤仁的长子。而爱新觉罗·胤仁又是康熙年的王子,如果康熙皇帝没有废王子,那么爱新觉罗·胤仁很可能是康熙后的皇帝。这样一想,就不会有爱新觉罗·胤祯雍正皇帝的事了,更不会有弘历的事了。如果没有废王子,弘公很可能是弘历时期的皇帝。在这种情况下,弘历可能是亲王,也可能不是亲王。这样想,弘公有着如此复杂的人生经历,弘历一上位首先想除掉的一定是他。
弘公被囚禁后,被废除宗室,改名为46,其子孙照阿其那(尹)、例如,塞思黑(尹敏)的后代去了皇室,系上了红带。洪西死于乾隆七年,49岁,葬于北京郑各庄西南黄土南店村。后来,就连洪西以前的理亲王府的士兵和家人也被乾隆皇帝驱散到南方。可以说,他们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麻烦!
弘历继位后做了什么让人觉得他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