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战死后,旭烈唐立即撤退争夺汗位,为什么半途而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蒙哥在位九年,做了两件事:一是清理了反对他上位的窝阔台家族的后人。第二,他启动了西征和南征。第二件事还没做完,他突然死了,没有时间考虑汗位的继承。蒙哥死后,谁来继承汗位,一定是蒙古皇室全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徐烈唐看来,他获得汗位的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为什么?
蒙古的汗位继承方式非常复杂。有祖先传下来的幼子守灶制,有成吉思汗开始的上任大汗指定制。但是,无论哪种制度,都必须经过一个重要的程序,那就是由皇室成员、贵族、藩属国的国王召开忽里台会议,共同讨论推举。即使是老大汗指定的,如果忽里台会议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也不行。比如成吉思汗指定他的第三个儿子窝阔台出汗,但成吉思汗死后,忽里台会议没有通过。结果只能是拖雷监国。两年后,忽里台会议再次召开。大家都同意了。这时候窝阔台才上位。
而忽里台会议,每个人选择的标准,基本上都是一个:战功。此外,祖先传下来的小儿子守灶,也会得到一些贵族的支持。
就战功而言,忽必烈、阿里不哥、徐烈唐、蒙哥儿子玉龙答失等,战功最大的一定是徐烈唐。忽必烈负责攻打南宋,出兵较晚,只打了两年,也没有拿下任何地盘。阿里不哥没有战功,但他是个幼子。虽然玉龙答失是蒙哥的儿子,但他既没有战功,也没有幼子,而且还年轻。徐烈唐在西亚打下了如此庞大的地盘。由此可见,如果这些人根据继承汗位的可能性进行排名,那一定是旭烈第一,阿里不哥第二,忽必烈第二。@ 玉龙答失排第四。
@ 听到蒙哥去世的消息后,徐立即停止了一场顺利的战争,撤退了。他想的是,只要他回到中国,召开忽里台会议,他就应该有最大的获胜机会。
[img]356012[/img]
不幸的是,徐烈离得太远了,他得到了最新的消息,回来的路也是最遥远的。在中途,他突然听到忽必烈已经和阿里的哥哥打架了。玉龙回答说,失去的力量太弱了,支持阿里的哥哥。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近距离的人已经破坏了游戏规则,不再按照会议推荐的方式打牌。这样,徐烈唐就无法实现凭借最高的战功获得推荐并成为继承人的目标。唯一的办法就像别人一样:打架。
但他不能马上打架。他打谁?他最好的选择就是等到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败俱伤后再出马。
他停了下来,等着。
然而,这场战争很快就朝着忽必烈胜利的方向发展。虽然阿里的哥哥得到了中国大多数贵族的支持,但他基本上是脆弱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他想战斗,他只能与忽必烈战斗。
[img]356013[/img]
就在这时,忽必烈给他写了一封信。忽必烈基本上在信中表达了一个意思:只要你支持我,我赢了,我们就分开吧!也就是说,忽必烈管理着他在蒙古的领土,徐必烈可以自己建立一个国家。
忽必烈的这封信足以吸引他。如果他和忽必烈打架,他可能打不过忽必烈。如果他被打败了,他将一无所有,他的生命将得不到保障。如果他分开了,他将在西亚获得一个巨大的领土。为什么不在这个巨大的领土上出汗呢?
这时,他即将出汗的领土也出现了问题。首先,他的部队与拔都兄弟和其他兄弟的部队发生了摩擦。如果他真的和忽必烈战斗,他一定是腹部和背部的敌人。第二,他的将军胆怯,在攻击埃及时失败了。一旦他和忽必烈战斗,埃及人也可能会在背后插一把刀,他永远不会冒这个风险。所以他只是同意了与忽必烈的联合会。
众所周知,忽必烈建立了大元,徐烈唐建立了伊尔汗国,两人实现了双赢的局面。然而,整个蒙古帝国也分裂了这两个人的小算盘。
为什么旭烈唐在争夺汗位的路上走了一半就停了下来?他害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