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你有三个儿子让蒙哥继位?

贵由汗有三个儿子。你为什么不推动这三个儿子继承王位,而是推荐蒙哥的故事?你喜欢吗?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要明确的是,蒙古的汗位继承没有“父死子继”或“兄弟终弟”的传统。相反,我们将举行忽里台大会选举。

蒙古人在忽里台大会上选举时会考虑哪些因素。有三个因素:一是候选人的战功,二是老大汗的遗嘱,三是幼儿守灶的传统。

在这三者中,战功是最重要的。蒙古人有征服世界的传统。谁掠夺的财富越多,谁建立的领土就越多。谁的战功越高,就越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成吉思汗本人凭借战功被推荐出汗。

老大汗的遗嘱也很重要。老大汗建立的继承人通常在后世执行。例如,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前,他指定了一个窝阔台作为继承人。虽然在战功方面,拖雷的战功最大,大家都积极推荐拖雷,让拖雷监督国家两年。但最终,拖雷不得不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和大家一起把窝阔台扶上汗位。

小儿子守灶自然是蒙古人不得不考虑的一部分。除了他最大的战功,他还是成吉思汗的小儿子。蒙古历史上发生过很多事情,就是他们有一种传统的小儿子守灶的思想。比如成吉思汗的一个小弟弟铁木哥死后,试图夺取汗位。

贵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忽视了,脑忽视了,和忽,有没有获得汗位的优势?

首先,他们基本上没有战功。首先,他们还年轻,都20多岁了。第二,在他们20多岁的时候,蒙古人只是没有向外扩张。他们只是想建立战功,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没有老板出汗的遗嘱。出汗才两年,死得很突然。他上台后,不高兴拒绝参加选他出汗的忽里台大会。当他出汗时,整个军队不得不与拔都作战。但在中途,他突然死了。他没有时间选择出汗的继承人。

@ 幼子守灶的传统不成立。当时贵由的幼子是禾忽,这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谁会选他泥?

第四,没有人举行忽里台会议。贵由去世后,贵由的妻子海迷有强烈的权力欲望。他声称自己监督国家,根本没有出汗来选择。她监督国家,不好,迷信巫术,使法庭混乱。他的三个儿子忽视了她,他的大脑和他对她的行为非常不满意,并面对着她拔刀。

[img]355991[/img]

而且整个窝阔台家族还有一个矛盾,那就是窝阔台去世前,说要把汗水传给孙子失去强大的门。但他死后,他的遗孀离开了他的哥哥,不听他的话,监督了他的国家。后来,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把汗水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你死后,失去强大的门也很不服气。他觉得汗水应该是他自己的。是你抢了他,想抢回来。

可以说,整个窝阔台家族的人乱成一团。

窝阔台家乱成一团,也没有人提到举行忽里台大会,选择大汗的事。

窝阔台家族不选,有人要选。他是那个试图攻击的人。

谁推荐拔都?是蒙哥。

[img]355992[/img]

蒙哥有三个优势:

首先,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参加了第一次西征。在第二次西征中,他与老兵并列先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后他参加了窝阔台攻打金国的战争,在攻打金河中府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二,蒙哥是拖雷的长子。整个蒙古帝国的人都认为汗位应该是拖雷的,但成吉思汗指定汗位应该回到窝阔台系。

@ 蒙哥是窝阔台的养子,几乎是窝阔台的儿子。成吉思汗说,汗水的位置必须在窝阔台的后代中传递,但蒙哥是窝阔台的养子,所以传递给蒙哥没有错。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次突里台大会是拨都主持的,拔都的势力极其强大。他有强大的军事支持。谁敢不选蒙哥?

就这样,汗位从窝阔台系转移到拖雷系的蒙哥手中,贵由的儿子自然没有戏。


为什么你有三个儿子让蒙哥继位?为什么你有三个儿子让蒙哥继位?

,,,,,,

  • 谁是揭秘史上嫁得最远的公主?等待国王死亡
  • 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外国人,马可波罗可谓榜上有名,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举世闻名。这位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

  • 元定宗为何要驳斥罗马教皇?他又是怎样驳斥的
  • 贵由登基时。参加登基大典的人中还有一位意大利方济各会教士柏郎嘉宾。 原来,蒙古军的大规模西征,震惊了整个欧洲。 公元124...

  • 忽必烈是怎样打造以香都为中心的世界性帝国的
  • 在使蒙元王朝和大汗本人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方面,谁也没有威尼斯旅行家、尼柯罗的儿子马可·波罗做得更出色,根据他那部在热那...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世界征服者 纵横欧亚大陆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利可图的事业,不是创造企业,而是建立帝国。如果时间倒流,我们在1170年的漠北草原上遇...

  • 完颜永济是第几任皇帝?他与成吉思汗交过手没
  • 完颜永济生年不详,又字兴胜,民族大金,去世时间是1213年9月11日。1208年12月29日至1213年9月11日的五年时间里担任大金朝第...

  • 为什么说是地震帮助成吉思汗攻灭了西夏王朝
  •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