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遂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211年,赤壁新败后,曹操向西北扩张势力,与以马超、韩遂为首的中国军阀展开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关中联军一败涂地,面对失败,马超和韩遂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马超选择去汉中投奔张鲁,然后依附于刘备。最后,他情绪低落,终于去了蜀国。然而,韩遂放弃了依附刘备的想法,选择在凉州战斗到底,意图东山再起。是什么让韩遂改变主意,做出与马超完全相反的决定?
穷途末路的马超韩遂
渭南战役失败后,参与反叛的关中军将领树倒下,李堪战死。程银和侯选南入汉中投奔张璐,杨秋前往稳定,马超韩随后梁兴被凉州击败。失去凉州的马超韩遂没有选择屈服于命运和曹操。马超韩遂继续在凉州“反叛”曹操,继续割据凉州。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马超在杨福等人和夏侯元的内外攻击下失去了根据地,韩遂也被夏侯元击败。他的女婿阎星也趁机反叛了夏侯元。为了回应夏侯元,马超和韩遂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困境。
[img]352781[/img]
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
也是穷途末路。马超选择放弃凉州的一切,去汉中投奔张璐;此时,韩遂面临着女婿反叛夏侯元军队围困的困境,极度沮丧。心灰意冷的韩遂也想转到其他地方,从凉州撤到羌中,然后进入蜀中依附刘备。在命运选择的十字路口,韩遂的下属程公英劝阻了他。程公英认为,韩遂已经开兵几十年了。虽然他现在处于危机之中,但他不应该放弃希望,也不应该放弃在凉州建立的威望,转向其他地方。程公英还建议韩遂先躲在羌人的部落里,然后再招募部众等待东山再起。
[img]352782[/img]
看似相同,实则结局不同
韩遂在关键时刻清醒了头脑,听从了成公英的正确建议,带着只有几千名追随者逃到羌族部落。韩遂对羌人很好,受到羌人的保护。一年后,夏侯元撤回汉中。韩遂和羌人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军队,打败了背叛他的阎行,东山再起。而马超在依附张鲁后被张鲁部下排挤,最终选择了与韩遂的原选——去蜀地投奔刘备。尽管高官厚禄礼遇有加,但投奔刘备的马超却始终得不到刘备的真正信任。对于马超刘备来说,他只是想利用自己在西凉地区的威望为自己造势,他不会像关羽和张飞那样得到信任。
公元215年,割据西土32年的韩遂死亡(另一方面是被下属杀害)。死后,他的头被下属砍下来送给曹操作为礼物。韩遂可以说最后的结局很惨。然而,韩遂仍然有资本卷土重来。只要曹操对西北地区的控制稍有放松,韩遂就会再次主宰一方。直到他死了,韩遂才保留了东山再起的火种。韩遂死后七年,投奔刘备的马超郁郁结束。临死前,他向刘备上疏:“臣门宗200多口,被孟德杀死。只有从弟岱,作为微宗血食之继,他深信任陛下,没有回复。”。看似善终的马超比韩遂的结局好多少?这位威震西土的英雄,临死前,再也没有想过割据一方,也没有想过为家人报仇,留下的遗嘱是请刘备照顾他的表弟,让人感叹。
[img]352783[/img]
韩遂马超的结局似乎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是不同的。韩遂直到死都保留了东山再起的希望,马超终于抬起头来。虽然马超在汉中战役期间也策动了1万多名彝族人,但他确实回应说刘备不再是他自己。自从马超选择依附他人以来,他就不再是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诸侯,而只能是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将军。在乱世,既然作为一个诸侯,就应该以争霸世界为己愿,不能遇到失败就依附于别人。刘备涿县起兵,实力比马超韩遂弱很多。然而,他坚韧不拔,转战多地,屡败屡战。最后,他依靠自己坚强的内心,在三分之一的世界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逢乱世,兵马得之容易,土地得之容易,雄心不灭不易。
面对失败的马超韩遂 为什么两个人的选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