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婉是蜀国后期的重臣,也是诸葛亮任命的接班人。事实上,蒋婉早期几乎失去了生命。作为广度县长,刘备发现自己无所事事,最终在诸葛亮的劝说下免于死刑。蒋婉对诸葛亮很感激。此后,蒋婉负责总结蜀国的军政工作。他和诸葛亮一样支持北伐,但其他大臣和刘禅对北伐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导致蒋婉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蒋婉虽然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但他们在给别人信任方面还是有差距的。
一、蒋婉其人
与诸葛亮的态度相比,蒋婉实际上并不受刘备的欢迎。让我们简单谈谈蒋婉的早期经历。蒋婉来自荆州零陵湘乡。她在家乡很年轻,很有名。20岁时,她和表弟刘敏都是名人。“赤壁之战”后,刘备、孙权和曹操重新划分荆州。刘备获得了零陵、武陵、长沙和桂阳,并领导了荆州牧羊人。蒋婉成了刘备的州书佐,类似于秘书。
刘备入蜀消灭刘璋,蒋婉也跟随入蜀,成为广都县长(大县为令,小县为长)。有一次刘备去广都县,发现蒋婉沉醉不醒,不理政务。诸葛亮劝刘备:“蒋婉,国家之器,不是百里之才。刘备看着诸葛亮的脸,免官了。也就是说,蒋婉和庞统的经历非常相似。然而,为了突出庞统狂人的形象,《三国演义》将饮酒误事的情节放在了庞统的头上(庞统记载只有“在县不治”)。
虽然蒋婉被免职,但他还是被重新启用。首先,他去了什邡县当县长;刘备进入汉中王后,蒋婉终于被调到权力中心,成为尚书郎。从那以后,我就没有晋升的经验了。这样,刘备对蒋婉的态度就不太重视了。蒋婉后来能够担任重要职务,这与诸葛亮的晋升是分不开的。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为了一名政府大臣,并开始了政府。蒋婉被任命为总理东曹,负责人事管理。随后,蒋婉从东曹到参军,再到总理的长期历史。诸葛亮统一军队,蒋婉负责后勤工作。诸葛亮将蒋婉视为继承人。他曾向刘禅上表示,他死后可以由蒋婉协助。
二、开府治事
诸葛亮死后,蒋婉继承了自己的地位,将军兼录尚书事,负责蜀汉的军政大权。但蒋婉和诸葛亮的地位和影响力远不能同日而语。蒋婉在权力上没有资格开府;从威望上看,蒋婉达不到诸葛亮的高度。当时诸葛亮新死,蜀汉人心慌意乱。蒋婉作为继任者,“既无戚容,又无喜色”,行为和平时没什么区别。蒋婉以这种淡定从容的气质,不仅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还展现了一定的心理素质和个人魅力,在百官中树立了威望。
公元237年,盘踞在辽东的公孙渊击退了无丘俭的进攻,自立为燕王。公元238年,魏明帝曹睿派司马懿统领4万军队前往辽东讨伐公孙渊。虽然这不能达到“天下有变”的程度,但还是让刘禅泛起了一丝涟漪。刘禅命令他在汉中屯军。如果他有机会,他可以和东吴一起攻击曹魏。虽然公孙渊很快就被司马懿淘汰了,但刘禅并没有再压制蒋婉,而是在公元239年升为大司马,给了蒋婉开府治事的权利。
三、用兵以险
蒋婉和诸葛亮一样,也是一个积极的“北伐派”。江陵丢失后,蜀汉无法实施“龙中对”中南西线同时出兵的规划。诸葛亮不得不关注凉州,依托凉州从西向东进军。从诸葛亮几次北伐来看,显然有这样的意图。但诸葛亮在北伐中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运输线崎岖险峻,粮食无法运输。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和第四次北伐都因粮草耗尽而撤军。蒋婉吸取了诸葛亮的教训(也可能感受到实施的困难,蒋婉屯军汉中时,也让姜维北伐过几次),制定了更激进的北伐策略。
蒋婉计划由汉水东下进攻上庸。刘备在“汉中之战”中获胜时,曾派孟达、刘封攻占上庸、房陵、西城三郡,作为襄阳、樊城的发力点。但由于刘封与孟达争权,逼走孟达及其4000部曲,“东三郡”得而复失。诸葛亮生前曾招降孟达(刘封撤回成都后,孟达进驻“东三郡”),也被司马懿迅速消灭。多年后,蒋婉再次提出了攻打“东三郡”的计划。
蒋婉的计划是合理的。1、水路运输非常发达;2、你可以联系东吴从荆州出兵,集中力量攻打魏朝;3、如果蜀汉成功获得“东三县”,可以继续攻打襄阳、樊城、万城、洛阳,继续实施“龙中对”;四、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汉水攻打上庸,占据自然地理优势。
[img]352493[/img]
结果蒋婉因身体发病未能实施。而且这个计划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理由简单,过于危险。的确,攻打上庸是顺流直下,但如果战斗失败,想撤军就是逆流而上,不容易脱身。黄权在攻打东吴时提醒刘备这一点,但刘备并不听话。刘禅显然不敢赌这个计划,派费祎、姜维劝阻蒋婉。蒋婉在众多反对声中搁置了这个计划,退而求@ 让姜维继续攻略凉州,自己屯军涪县,可以用发达的水路快速行军,应对东北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244年,辅政大臣曹爽为了树立威望,打压司马懿,大举攻打蜀汉。刘敏(蒋婉表弟)陈兵兴旺发达,王平后镇层层防御汉中,用3万守兵抵御10万大军,等待来涪县的援军。然而,此时蒋婉病得很重,开始给费毅和董允权力。姜伟很有可能带领这次支持。
蒋婉于公元246年去世(《资治通鉴》记载为公元245年)。攻打“东三郡”的计划也随之而来。
小结
虽然蒋婉和诸葛亮也被称为“蜀四相”,但他的光芒无疑被诸葛亮掩盖了。蒋婉和诸葛亮一样,是一个令人钦佩的人物。在个人道德上,蒋婉宽宏大量;在北伐意向上,蒋婉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态度,甚至是激进的。
他提出了与诸葛亮完全不同的东进战略,尽管这一战略存在一些不足,如蜀汉决策者认为太危险;例如,东吴是否能与蜀汉共同努力(东吴对荆州问题一直很敏感;蒋婉本人也表示,东吴不配合自己的计划,经常拖延);另一个例子是,蜀汉失去荆州后,水军的战斗力能否得到保障(刘备在伐吴时没有使用水军来保护军队,是否也有这样的原因),最终这个计划也没有实现。然而,蒋婉终究继承了诸葛亮北伐曹魏,恢复了中原的野心,但由于朝中的阻力和身体原因,他雄心勃勃,不得不叹息。
蒋婉(四相)之一,为什么不能重用?蒋婉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