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袁绍能有实力称霸一方 为什么窝囊去死?

古人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们无法避免死亡,关键是如何死亡,死后有什么价值。三国乱世中,有的人愿意为名节慷慨而死,有的人为长远大计忍辱负重。然而,在三国时期,却有一位诸侯,明明有实力称霸一方,却因为担心被杀,选择窝囊死亡,实在令人遗憾。他是谁呢?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img]352211[/img]

这个人就是东汉末年的王子韩福。韩福来自英川。他早年在朝廷当官,在皇家历史上当城。然而,韩福是袁的门生。早年,和袁绍一样,他也在何进手下当官。何金死后,他被董卓介绍到冀州担任冀州牧羊人。后来,袁绍因废帝问题与董卓决裂,逃往渤海。董卓因害怕袁的势力,将袁绍封为渤海太守,直接由韩福领导!

[img]352212[/img]

在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后,董卓擅行废立,引起了官僚大夫的不满,他任命的州牧也开始反对他。有一段时间,各地讨伐董卓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讨伐董卓最具号召力的人就是袁绍。袁绍不仅有四世三公的称号,而且他与董卓的分歧也是众所周知的。韩馥见人心都属于袁绍,怕袁绍利用大家的支持来对付自己,他经常派人监视袁绍的一举一动,甚至限制他的行动。

[img]352213[/img]

随着董卓越来越残忍,各行各业的诸侯纷纷起兵。这时,我们一起推荐袁绍作为军队的领袖。由于形势的原因,韩馥不敢阻止袁绍,所以他让他和诸侯一起攻击董卓。当时,袁绍似乎是十八路诸侯的领袖。事实上,他背后真正的大老板是韩馥。韩馥掌握着袁绍军的命脉,那就是军粮。韩馥经常无缘无故地扣留袁绍军的军粮,只是担心袁绍会坐大!

[img]352214[/img]

公元191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失败后,各路诸侯开始回家发展自己的地盘。而且袁绍也有独霸北方的心思,于是他和手下商量怎么办。军事逢纪说:做大事的人,不占一个州就站不住脚跟。现在冀州兵精粮足,但韩馥平庸,不如暗中约公孙赞南下。韩馥一定很害怕。这时,如果我们在找人忽悠韩馥,我们可以趁机占领冀州。袁绍觉得有道理,就约公孙赞起兵。听说公孙瓒起兵后,韩馥非常害怕,袁绍立即派侄子高干、颍川人荀陈等去忽悠韩馥。

荀陈和高干来到冀州后,给韩馥洗脑,韩馥决定让冀州给袁绍,他还骄傲地说:他失去了让贤的好名声。韩福听说他要放弃冀州:立即劝阻:现在有数百万人可以穿盔甲,粮食足以支持十年,袁绍是一个局外人,没有多少军队,只要我们切断他的军事粮食,他的团队就会立即分散。但韩馥说:我本来是袁氏的门生,而且我的才华也比不上袁绍,为什么不落下让贤的美名呢?下属听了之后一个接一个的无语!

[img]352215[/img]

让我们来看看韩馥当时的军事实力。那时候冀州可以说是中原地区最富裕的一个州,不仅民殷人盛,而且兵粮优良。而且韩馥手下还有耿武谋士,从事赵浮工作。张合、高览等人有曲义(被袁绍煽动谋反)。而且当时住在冀州的奇人义士很多,韩馥只要稍加招揽,就会有大量的人跟着,可以说他完全有实力争取世界。但是因为胆小怕事,把一番大好的江山拱手让人!

[img]352216[/img]

韩馥认为,离开冀州后,他可以轻松享受富裕的生活,但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怎么能不被欺负呢?因此,曾经在韩馥手下工作的士兵欺负了他。韩馥别无选择,只能逃离冀州,去找张淼。后来袁绍派使者去见张邈,商量机密时,使者在张邈耳边窃窃私语,韩馥当时也在场,他以为是在算计自己。于是他偷偷跑到厕所自杀。可惜曾经风光无限的一代诸侯,就这样死了!


袁绍能有实力称霸一方 为什么窝囊去死?袁绍能有实力称霸一方 为什么窝囊去死?

,,,,,,,

  • 三国唯一的战神父子:孙坚和孙策驰骋江东
  • 乱世三国时期,英勇的战神很多,但战神有多短命,吕布死了。关羽、张飞等人虽然有后代,但后代与前辈的武力值相比打折太多,...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