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秦献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位置传给长公子赢虔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19年献公(公元前366年),秦献公看到韩魏威胁周天子,决定以此为借口出兵勤王。秦军在洛阳打败了韩魏,得到了周天子的赞赏。由于保护周天子的成功,他被正式列入诸侯国。秦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秦人似乎看到了过去的荣耀,国内的注意力转向了外战。秦国开始参与中原的事务。
赢虔是秦国的将军,善于带兵,能服众,能征服战争,举国闻名。但不擅长政务,与赢虔相比,嬴渠梁有政才,战斗也很勇敢,这是秦朝朝堂公认的。赢虔离老氏族太近了,甘龙、杜挚等老氏族过于支持赢虔。秦献公担心老氏族以后会趁机坐大,这对胜氏公族不利。秦献公知道赢虔是个脾气暴躁的人,遇事不深思熟虑,如果是国君,对国家不利。相比之下,嬴渠梁性格内敛,持重沉稳,有君主之风。
[img]349230[/img]
秦国战争多年,国力消耗严重,国力薄弱,需要休养生息,大力发展国力,即需要治国之君。经过多年的战争,秦国需要勇敢善战的人为将领,保护秦国边境,为国内发展改革创造稳定的环境。赢渠梁赢虔诚稳重多谋,能带领秦国在纷争战争中走得更远。
[img]349231[/img]
以防万一,他又单独遇到了两个儿子,并询问了他们的想法,同时让嬴虔写下血书,始终忠于君主,消除了可能的风险。基本上可以保证嬴渠梁顺利继位,也可以保证秦国能渡过难关,秦献公才安全离开。最后,秦孝公嬴渠梁通过求贤令,招商鞅协助改革,使强国强大,也验证了秦献公看人的智慧和老辣。可以说秦国的基础真的是从秦献公那个时候开始的。
秦献公为什么不传位,赢得虔诚? 但是传位给嬴渠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