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管仲是怎么收拾鲁国读者的,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齐桓公任管仲为后,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齐国逐渐强大,称霸诸侯。
当时,郑、陈、诸、蔡等国一致同意齐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毕竟手臂扭不过大腿,没人想找不开心。然而,有些人仍然拒绝接受。谁?鲁国。
[img]347722[/img]
(齐桓公称霸)
鲁国是齐国的邻居,凭借土地面积和人口实力,鲁国当时并不弱,鲁国表示不满。
按常理,如果你拒绝接受,你必须说服他。桓公两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用自己的力量攻打鲁国。结果,在长勺这个地方,鲁军由曹辩指挥,击败了齐军。后来,尽管齐国与鲁国作战,但他赢了很多次,扳回了脸。然而,接下来的“曹沫劫盟”再次让齐桓公在诸侯面前丢脸,不得不将鲁庄公割让的土地归还鲁国。
当时,一些弱势的诸侯国实际上不相信齐桓公的主导地位。看到鲁国在与齐国的较量中没有落后,他们与鲁国结盟,共同反对齐桓公的主导地位。
齐桓公一心想当霸主,对鲁国这个软硬不吃的国家头疼。看到那些小诸侯国和他们结盟对抗自己,觉得情况对自己很不利,却找不到好办法,就整天皱着眉头,不知道怎么搬走鲁国又臭又硬的绊脚石。
[img]347723[/img]
(齐相管仲)
管仲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站出来说:鲁国没有办法屈服。齐桓公知道管仲一直足智多谋。既然管仲能说这样的话,他当然必须有最好的办法来对付鲁国。
管仲请齐桓公脱下衣服,穿上衣服。
所谓“齐万鲁如霜雪”,是指齐国和鲁国都生产一种白色丝绸。“齐万”是齐国生产的一种精致的白色丝绸,又称“万衣”;鲁国曲阜生产的白生丝,在当时也被称为“麻布”。
在管仲的要求下,齐桓公改穿了一件由布制成的衣服,管仲命令朝臣们穿一件由布制成的衣服。有一个词叫做“上下效应”。是的,齐国人民看到君主和大臣们都穿上了由布制成的衣服,大家都效仿了。一时间,由布制成的衣服成了最耀眼的齐国风格。
(全民织造织造织造)
齐国的织布工人看到了如此受欢迎的布料,当然,他们拒绝织花花的衣服,而是准备改织它们。然而,尽管他们有商业愿景,但政令是一把刀。管仲发布了政令,禁止人们织布,@ 只能从原产地采购。
就这样,鲁国的布料突然成为最受欢迎的商品,一时供不应求,价格一次又一次上涨。鲁国人看到布料赚了这么多钱,很多人扔下锄头镰刀,改行织布。
此时,关仲在鲁齐边境发布了一份大通知,声称只要他卖100块布,他就可以得到300块钱的补贴;如果他卖1000块布,他将得到3000块钱的补贴。这项政策立即使鲁国高兴起来,所有的人都改行织布。
玛布的生意很好,税收也随之增加,国库里的钱肯定增加了不少,鲁庄公心里很高兴,暗想齐桓公是个大傻瓜。
[img]347724[/img]
(桓公称霸)
织布的繁荣持续了一年,鲁国变得富有。就在大家都笑的时候,管仲突然关闭了与鲁国的贸易关卡,不允许鲁国的布加入。同时,管仲让齐桓公和大臣们穿上花布做的衣服。当然,当人们看到它们时,他们也会穿上花布。因此,花衣成为齐国流行的主旋律。任何想再穿一次花布做的衣服的人都不好意思上街。
鲁国人看着成堆的布,目瞪口呆。事实上,事情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田野荒芜了一年。鲁国没有储存食物。很快,鲁国人拿着钱买不到食物,陷入饥饿恐慌。
鲁庄公刚刚醒来,明白了齐国的阴谋,但为时已晚。为了克服困难,鲁庄公不得不向齐国购买粮食。管仲趁机再次上涨粮食价格。结果,鲁国人赚的钱又回到了齐国人的口袋里。即便如此,鲁国仍然无法克服困难。鲁庄公别无选择,只能低声告诉齐国,他愿意以齐桓公为首,只有齐桓公为盟主,立字为依据。
就这样,管仲没有依靠一个士兵和一个士兵,而是制服了鲁国。鲁国低下头,没有人敢说不服。当然,没有人能阻止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是如何清理鲁国的绊脚石的? 管仲一人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