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是历史人物还是神话?真相是什么?

我不知道朱旭与共工战争、宗教改革、玛瑙等的关系。证明他是历史人物的读者。让我们给你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后人认定朱旭是历史人物,是他生前的事迹,有历史人物的活动记载。

例如,成就了“文治”和“武功”。

在文治成就之前,文章已经详细介绍过了。他的“武功”有两种:

一是战胜“共工”部落。

二是宣扬“九黎”部落的教育,禁止相信巫教。

那么,朱旭战胜共工是怎么回事?

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与轩辕氏家族矛盾重重。成为大帝后,他们共同聚集了不满各部落的酋长,共同反对。这些部落选择共工为盟主,攻击朱旭。

得到共工攻击的消息,朱旭迅速点燃了72座烽火台。

龙头召集四方诸侯迅速支援;然后动员部落的一切力量,亲自指挥,带领战斗人员前往战斗。一场杀戮开始了。在战斗过程中,来自四面八方增援龙头皇帝的部落越来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从和山赶来,龙头人身计从光山赶来,带着两个蜂窝头的骄虫从平逢山赶来。共同工作的部落被打败了。

共工被追到西北的不周山脚下,周围的部落人数不多。然而,不周山突然崛起,不屈不挠,挡住了路。事实上,这座山是传说中的支柱。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拼命地向不周山撞去。不周山被他拦住,摔倒了。

天柱断裂后,整个宇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北天空失去支撑和向下倾斜,使太阳、月亮和星星绑在北方天花板上不能再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由自主地挣脱束缚,滑向低斜的西方天空,实现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行路线,消除了当时人们遭受的白天和夜晚的痛苦。另一方面,悬挂大地东南角的巨绳剧烈震动崩塌,东南大地坍塌,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以及河流东流、百川归海的场景。

这就是文献记载的情况: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所以太阳、月亮和星星都在移动,地不满东南,所以乱七八糟的尘埃归来”,看起来完全是一场天神之战。根据后人的研究,如果我们放弃神话的组成部分,这应该是一项对水有深刻理解的共同工作。很可能是利用治水积累的经验,不顾一切地利用洪水攻击朱旭帝。因此,文献记载了“共工振荡洪水,以薄空桑”。《空桑》是《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所说的“空桑”之地,位于帝丘西南。

@ 上述记录反映了共工曾利用洪水淹没黄河故道西南部的空桑沃野。共工引水淹没空桑,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给这些部落留下了心理上的恐怖创伤。因此,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西北”和“东南不满”、“天塌地陷”的强烈记忆以神话的形式口口相传,最终被后人用文字记录下来。

尽管如此,共工一族并没有赢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共工一族制造水患的行为受到历史的长期谴责。因此,还留下了历史的教训:“古人不堕山,不崇山,不防川,不窦泽...过去的共工放弃了这条路..堕落会伤害世界..灾难并发,共工灭亡”。
虽然当时共工的做法只有模糊的记忆,总结也不是很准确,但利用洪水“伤害世界”的谴责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本文原创,“云旗神高”发布“百家号”。拒绝转载】

与共工之战,实际上是一场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一般来说,在炎黄时期,与共工分别是黄帝和炎帝的后裔,已经属于同一个联盟的部落集团。战争的结局就像黄帝和炎帝之间的坂泉之战,双方都留在同一个部落联合体中。共工战败后,被“伯九有”取代,共工则“伯而不王”

以上是朱旭与一个重大事件的关系。

关于朱旭的宗教改革——

传说在轩辕黄帝晚年,九里信奉巫教,崇尚鬼神,废弃人事。一切都取决于占卜。每个家庭都有人在巫史上做占卜。人们不再真诚地祭祀天堂,也不再对农业生产感到不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旭决定改革宗教,亲自、真诚地祭祀天地的祖先,为所有人树立榜样。南正还被任命为祭天和谐的神。北正黎被任命为民政,安慰所有人,说服人们遵循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鼓励人们开垦土地。禁止人们通过占卜来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

@ 地盘不断扩大,北至黑龙江,南至岭南。东至东海。

朱旭的宗教改革为中华民族从无知走向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与第二大事件有关。

[img]346853[/img]

后人在研究中发现,朱旭与玛瑙、美玉有很多联系:

1、对朱旭头饰描绘的研究发现,朱旭是一位戴着玛瑙和美玉饰品的大帝!

2、,在战争中使用的箭头是玛瑙制成的箭头,作为杀手锏打败强敌共工。

3、他的葬身是“医巫庐山”,即《尔雅》中记载的“医无鹿”,与玛瑙和美玉有关。

玛瑙古称“夷玉”、“十二七”。

从“夷玉”、“七”可以追溯到中国北方古代民族。他们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玉文化和龙文化(玉龙)。阜新查海遗址已发现石龙长达19.7米,距今7000至8000年。阜新是“玉龙故乡,文明发祥”。
有人认为,阜新查海的“玉龙文化”属于“朱旭遗址”边界内的朱旭古代文物。屈原《离骚》中的“皇帝高阳苗族”表明,南方楚人信仰的上帝朱旭远离北方,这表明朱人原本住在北方,属于朱旭古族的成员,后来去了南方。《晋书》中记载的朱旭遗址的“遗址”(故地和遗址的含义)位于阜新和朝阳。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出土发现,最大外径为7.4cm,内径为5.3cm,肉厚为0.6cm,最小外径为4.4cm,内径为2.6cm,肉厚为0.6cm。君,是一种开有缺口的环形玉器,最早发现于8000-10000年新石器早期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早期的玉君一般像算珠一样圆。到现在大约5000-5600年的红文化时期,玉君发展成兽形君,又称玉龙。笔者认为菱形玛瑙整体扁而薄,棱角分明,器形单一。无论发现在哪里,设备的形状基本相同,甚至后来的骨气也与玛瑙气相似,这表明当时最大的北方古代民族出现了菱形玛瑙气,其领导人自然是具有“东北部落的宗神”身份的朱旭部落。

[img]346854[/img]

这就是朱旭大帝与第三大事件的关系。

综上所述,考古成果越来越多,可以证明朱旭不是神话人物,而是历史人物!


是历史人物还是神话?真相是什么?是历史人物还是神话?真相是什么?

,,

  • 揭秘:颛顼和黄帝有何关系?颛顼是什么死的
  • 颛顼是谁: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2514年―公元前2437年),本名乾荒,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居帝丘(今河南濮阳县),号高阳氏,...

  • 夏朝少康中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复国运动
  • 太康失国后,后羿占据了王位。然而,夏朝从禹到启到太康这么多年,一定有许多忠诚的下属。因此,这些老部落建立了司太康的弟...

  • 夏桀是如何断送夏朝政权的?是他自作自受吗
  •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他残暴不堪,断送了夏朝政权。夏朝百姓们,常年生活在夏桀的残酷压榨之下,对夏桀恨之入骨。百姓编...

  • 夏朝灭亡是不是因为妺喜?妺喜真的是间谍吗
  • 夏朝方国(也有的称作部落)有施氏原本臣服夏朝,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后来由于王室衰败,朝廷腐化,夏王贪得无厌,横征暴敛,...

  • 夏帝泄简介 在夏泄统治期间,夷族承认了夏朝的统治
  • 夏帝泄(前1863-1843)元年丙寅,在位21年。夏朝第12代皇帝。夏帝芒之子 泄芒之子。芒死后继位,泄位期间,东夷、西羌等六夷派...

  • 揭秘:孔甲是谁?孔甲是如何乱夏使夏衰败的
  • 《国语周语下》有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讲的就是孔甲灭亡夏朝的故事。后来,人们把“孔甲乱夏”又称为“孔甲乱政”,意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