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祖先有多厉害?发明养蚕丝,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轩辕黄帝背后的女性,发明了养蚕丝,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一个男人想建立自己强大的力量,他通常会选择一个好妻子来帮助自己。许多朝代皇帝也把女儿嫁到其他地方来稳定政权。这种偏向政治目的的婚姻现在被称为政治婚姻。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治婚姻吗?让我们今天来看看。

[img]346844[/img]

据记载,中国最早的政治婚姻出现在夏朝之前。这段婚姻是黄帝和雷祖的婚姻。几千年前,黄帝和雷祖的婚礼也改变了古蜀人的生活和部落面貌,甚至改变了中华文明的面貌和进程。新郎是当时轩辕部落的首领黄帝,新娘是成都平原上西陵国王的女儿雷祖。当时,西陵国位于四川盐亭地区,是成都平原上一个庞大的古蜀部落。

据古书记载,大约4500年前,黄帝到成都平原娶了雷祖,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黄帝主外,雷祖主内,两人还养了两个儿子。黄帝战胜蚩尤后,雷祖跟随黄帝来到中原,共同治理部落。这里人们会有疑问:黄帝到底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到成都平原迎娶一个古蜀人?而且历史记载这个雷祖也不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事实上,这与古蜀人的先进文明有关。雷祖当时所在的西陵国掌握了先进的蚕桑技术。而当时黄帝部落所在中原地区的生活仍以游牧为主。雷祖嫁给黄帝后,将先进的农耕文明传入中原,使中华文明发展起来。

传说在水草丰茂的成都平原上,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她出生在西陵国螺村山的一户人家,每天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山里找野果伺候家里体弱多病的父母。但很快,附近的野果就被采摘了,她跋山沙水到更远的地方采摘。但没过多久,远处的野果也被她采光了,她一想到家里的父母就要挨饿了,便忍不住失声痛哭。她的哭声非常凄凉,甚至森林里的鸟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结果,天帝听到了她的哭声。玉帝拨开云看,原来是个小姑娘在哭,便发了善心把天庭中的罪仙“马头娘”打在凡间,变成了吃桑叶吐丝的蚕。蚕从树上摘桑果,送给女孩。女孩觉得味道很好,就带了很多回家给父母吃。不久,桑树上的蚕开始吐丝作茧。女孩看到蚕丝既有韧性又轻盈,就编成衣服给父母穿。没想到蚕丝织成的衣服冬暖夏凉,很舒服。受到启发,女孩把蚕抓回家喂。后来,她慢慢掌握了养蚕和摇丝的技巧。她毫无保留地把这些技术教给了当地人。从此,西陵国的子民不再穿树皮和兽皮,而是穿着美丽轻盈的丝绸。西陵国王很高兴,就把她当女儿,并把她命名为“雷祖”。

但这个故事毕竟是传说。事实上,气候良好的成都平原本适合种植桑树和蚕。而且螺祖确实是个细心的女人,她第一次发现桑树和蚕,并最早地利用它们。雷祖把养蚕织丝传授给人民后。当时,东边的夷人和南边的越人千里迢迢来到西陵向雷祖求婚。但是雷祖并没有看上这些人。后来,黄帝也来到了西陵国,两人一见钟情,于是结婚百年,黄帝成了西陵国王的女婿。

[img]346845[/img]

虽然皇帝和雷祖的婚姻是政治婚姻,但黄帝和雷祖非常相爱。黄帝成为世界共主后,雷祖成了贤内助。她经常告诉孩子们:“农桑是国家的基础。“她把丝织衣的技术传给了部落的女性,让各部落的领导和普通人都穿上了衣服和鞋子,让我们中华民族彻底告别了“喝血”的时代,有了发展文明的基础。此外,当时螺祖制定了婚姻习俗和尊老爱幼的礼制,使整个部落联盟的人相互礼让,人民安居乐业。后来,当雷祖晚年跟随黄帝到家乡巡视时,他不幸因病去世。这让黄帝很难过,黄帝根据他的遗愿把她埋在西陵国的故乡。


祖先有多厉害?发明养蚕丝,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祖先有多厉害?发明养蚕丝,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

  • 夏朝少康中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复国运动
  • 太康失国后,后羿占据了王位。然而,夏朝从禹到启到太康这么多年,一定有许多忠诚的下属。因此,这些老部落建立了司太康的弟...

  • 夏桀是如何断送夏朝政权的?是他自作自受吗
  •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他残暴不堪,断送了夏朝政权。夏朝百姓们,常年生活在夏桀的残酷压榨之下,对夏桀恨之入骨。百姓编...

  • 夏朝灭亡是不是因为妺喜?妺喜真的是间谍吗
  • 夏朝方国(也有的称作部落)有施氏原本臣服夏朝,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后来由于王室衰败,朝廷腐化,夏王贪得无厌,横征暴敛,...

  • 夏帝泄简介 在夏泄统治期间,夷族承认了夏朝的统治
  • 夏帝泄(前1863-1843)元年丙寅,在位21年。夏朝第12代皇帝。夏帝芒之子 泄芒之子。芒死后继位,泄位期间,东夷、西羌等六夷派...

  • 揭秘:孔甲是谁?孔甲是如何乱夏使夏衰败的
  • 《国语周语下》有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讲的就是孔甲灭亡夏朝的故事。后来,人们把“孔甲乱夏”又称为“孔甲乱政”,意思就...

  • 夏启夺位成功后的甘之战是怎样的?结果又怎样
  • 启夺得领袖职位后,在今河南禹县举行盟会,通报联合体内部各部落和附近酋邦,争取支持者,以确立自己的统治,这就是文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