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周携王——一个正统的皇帝。接下来,我将向你解释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西周的最后一个天子是周幽王。之后,周平王(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迁都洛邑后的周朝我们称之为东周。看着时间衔接的完美,但事实是这样的吗?
我们通常认为周幽王烽火剧的诸侯对诸侯失信,最终被狗军兵杀死。周幽王死后,在诸侯的支持下,周幽王时代的废王子姬一臼继承了周幽王的王位,历史上被称为周平王。周平王即位后不久,将周朝首都迁至洛阳,将平王东迁视为东周的开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今天,让我们了解真相。
[img]346419[/img]
第一,我们从《系年》开始: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周。周幽王被戎狄杀后,申侯等诸侯在申国共尊废太子姬宜臼为王,即周平王。然而,姬宜臼的王子地位早已被废除。其交通敌国犬军、杀父杀弟、灭西周王朝的恶行已失去继承王位的资格。九年内,王子们没有来朝贡。与此同时,以郭公翰为首的十多位诸侯共同拥有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别名姬余、姬余臣)为周王。从此,郭公翰一族也向东迁徙,立国于中山,以拱卫新成立的周朝。从此,周朝二王并立。周王姬望即位21年后(公元前750年),晋文侯趁姬望巡视郭地时,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统的名义袭杀,结束了两王并立的局面。们就来了解一下周平王并立的周携王。
周携王(约前794年)─前750年),本名姬望,后人又称姬余、姬余臣,西周末代王。姬望的父亲是周宣王姬静,母亲是姜后。周幽王继位,为政昏虐,迫使兄弟宗族分散各方。姬望东迁巨鹿(古巨鹿指的范围很大,今天约在河北省中南部和山西省东部),初封莫国(今河北省任丘县周边地区,都宜阳市或望都县,宜阳市即古代的朱旭市)。幽王宠爱赞美,废申后及申后生的太子宜臼,改立赞美为后,立赞之子伯服为太子。废太子姬宜臼走西申,托庇外祖父申侯。幽王想成就太子伯服,出兵包围申国,强行交出废太子。周幽王拒绝交出废王子,于是与申国作战。沈侯与曾国、犬戎一起偷袭周幽王大军,幽王及太子伯服败死,郑桓公也为保护幽王而战,周室灭亡。犬戎大军焚烧抢掠周朝京城镐京,杀害了无数贵族卿士大夫,俘虏皇后称赞北方。
周幽王被杀后,由于姬义臼王位早已被废除,其交通敌国犬戎、杀父杀弟、灭亡西周王朝的恶行已失去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此,郭公姬翰等十几位诸侯共同建立了周宣王的次子和周幽王的弟弟姬望为新的周王。以河北省望都县或任丘县宜阳城为王都,其京畿道地区包括战国时期的莫、易两地(包括今易县、定兴县、荣成县、安新县、雄县、任丘市、保定市、清远县、望都县、高阳县。以辛未年(公元前770)为周携王元年的高阳县,汉称广望县,并置广望侯。建立百官,修建宫殿,修建城墙,发行莫字空首布货币,同时发布文件,诏告天下。
周携王得到郭公翰和诸侯的支持。在河北、山西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中,他们建立了古代唐尧、虞舜遗族、南通荆楚、北结燕国、东联齐国、西友老晋,赢得了周众和东方诸侯的心。战国楚简《系年》称周携王姬为“惠王”,不需要周平王的“携王”,也说明楚国与王姬王朝的友好交往。
二王并立初期,晋国并没有支持杀父杀弟的周平王。周携王治政21年,东土没有战争,各族和平发展。然而,他日益强大的国力威胁着晋朝向东北方向拓疆的发展。公元前750年(即周携王21年),为了消除拓疆的障碍,晋文侯利用周携王姬巡视北方郭族时,以姬王无权继承幽王大统的名义袭击并杀害了他,然后派兵攻打莫国都城,从而毁于战火。
[img]346420[/img]
袭杀周携王,迎立周平王,确立天子正统。因此,晋文侯获得了拥有周平王的投名状,“晋人如何从京师开始”。当周平王得知晋文侯袭杀周携王时,他非常高兴。他立即写下《文侯之命》来表彰晋文侯的成就。
周携王死后,他的支持力量分解为于、郭、鲜虞、鼓、仇由、肥、中山、莫等国家。为了掩盖他政权的非法性,周平王抹去了关于周携王的一切,包括关于莫国的一切。
谁是周携王?正统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