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说到守城之战,大概会记得旬阳之战。刘秀以8000人破王莽10万大军;魏孝宽玉璧之战,大破高欢;唐代张巡绥阳之战,以数千人抵抗安史之乱十万叛军,最终杀人成仁。在元末的农民起义中,一位将军在短短的一生中用守城之战改变了元末的历史进程——洪都之战。
至正23年(公元1363年),陈友谅以“倾国之军”60万兵力围攻洪都。此时洪都朱元璋守军只有2万人。战争开始时,朱元璋无暇顾及兵力悬殊。作为朱元璋的侄子,洪都守军的总指挥朱文正以其出色的指挥天赋,面对陈友谅军,坚守洪都85天,最终为朱元璋赢得了这场几乎决定性的防守战,为鄱阳湖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但战后不久,朱文正被朱元璋下狱,被朱元璋鞭杀。朱元璋的股肱之臣和侄子沦落到这里的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家境贫寒,父亲朱五四有四个儿子。元末的天灾人祸也让这个已经捉襟见肘的农民不堪重负。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对朱家来说,一场灾难彻底摧毁了这个已经贫穷的家庭。父母、长兄相继去世,全家只有朱文正和朱元璋两个男丁。我们很难想象朱文正和朱元璋此时的内心想法,但在叔叔和侄子分手后的几年里,在寺庙里没有食物的朱元璋终于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加入起义军。经过几年的战斗,朱元璋跟随郭子的崛起,取得了小小的成就。
正是在这个时候,朱文正找到了他的叔叔朱元璋。当他跟随朱元璋时,他跟随朱元璋征服了和平,占领了建康(今南京)。可以说,朱文正在朱元璋的攻击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朱元璋的叔叔并不吝惜怜悯,他被授予大都督军队中最高的军事指挥官。
[img]346182[/img]
功勋卓著,死守洪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痛下杀手?
据记载,朱文正会“任部掠夺其妻女”吗?肆意的行为导致朱元璋鞭杀侄子,但对于初创朱元璋集团来说,就像宋朝太祖赵匡胤纵容姐夫吃人一样,虽然残忍,但无害,更不用说用人了。那么为什么呢?
而这个原因,《明实录》大多是禁忌,更是模棱两可。然而,在朱元璋写的《太祖皇帝钦录》中的一句话中,“事觉,教之不听,很少,寻求敌国。”但它向我们解释了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了他的侄子。
陈友谅被杀后,朱元璋再也没有比得上对手了。后来,朱元璋自力更生,成立了自己的官僚机构。对于各种暴行的朱文正,朱元璋只是受到了轻微的惩罚。虽然他被废除了,但在马皇后的干预下,他原谅了自己的罪行。
[img]346183[/img]
但朱文正被宽恕后,却打算投靠张士诚。这显然是朱元璋无法接受的,他打算为世界而战。即使你是你自己的侄子,你也永远不会容忍。
朱文正下狱后,更是不死回归,想逃跑,最终被朱元璋狠心鞭打而死。死时年龄只有29岁。虽然未来的历史证明朱元璋绝不是一个善良的国王,但他也对大哥的血表现出了独特的爱和怜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文正8岁的儿子朱守谦被授予靖江王称号。但绝对权利从不允许他人染指或挑战。
朱文正才华横溢,为朱元璋建立了不朽之功。朱元璋为什么要鞭杀自己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