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吴王夫差的武器是什么?有九把剑,每把都有故事

公认吴王夫差剑有九把,每把都有故事,寒光凛凛,价值连城,你知道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神雕侠侣》中,有一个著名的地方叫剑墓。那是孤独失败留下的埋剑之地。杨过不仅在这里学到了优秀的剑术,还获得了玄铁重剑,让人向往。事实上,据说苏州虎丘山吴王和鲁的坟墓也是一座剑墓,那里有“特殊”、三千剑如“鱼肠”陪葬。

由于种种原因,这座被称为“剑池”的合鹿墓没有被挖掘出来,只存在于传说中。然而,吴王合鹿的儿子和丈夫都很穷。他也是一个爱剑的人。他曾经铸造过一系列青铜剑。目前,公认有九把是真品,成为稀世之宝。

吴王夫差剑是1976年河南辉县的一把,长58.3厘米,格宽5.5厘米,是一把宽剑。剑身上,布满图案,刻有“攻疖王夫差自乍其元”十字。从外观上看,虽然有绿色刺绣,但青光闪闪发光,双刃还是很锋利的。缺点是剑茎上的绕绳不见了,只留下痕迹,剑格内镶嵌的绿松石掉了不少。后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集了这把剑。

[img]345937[/img]

同年,一把吴王夫差剑也出土于湖北省襄阳市蔡坡M12号大型古墓。剑上的铭文是“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10个字,类似于上一把。它的宽度是3.5厘米,是一把窄剑,但不幸的是,当剑出土时,冯娥被严重腐蚀,残留长度只有37厘米。

当时考古学家对此把握不够,于是把资料和照片寄给了当时是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确认吴王夫差剑后被湖北省博物馆收藏,大概严重影响了其外观的价值。越王勾践剑在湖北省博物馆举世闻名,但这把吴王夫差剑却默默无闻,只是偶尔和越王勾践剑一起展出。

吴王夫差剑最早发现的应该是1935年在安徽寿县,长58.9厘米,宽5.3厘米。形状和河南辉县出土的很像,铭文也是“攻王夫差自作元用”。这把剑曾经是著名古代器物学家于省武教授收藏的,他的书房因为还有另一把剑而被命名为“双剑”。后来于省武教授把这把剑捐给了国家,现在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除考古出土发掘外,废品收购站还发现了两把吴王夫差剑,成为重要的“来源”。一个是在山东平度发现的,长57.8厘米,宽5.8厘米,另一个是在河南省惠县发现的,上面刻着两行铭文“攻击吴王夫差作为其元用”。前者由山东省博物馆收藏,后者由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

这两把剑的形状与上述剑相似。不幸的是,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剑头和剑锋都是不完整的,这应该是出土后保存不当造成的,这在美中略显不足。

[img]345938[/img]

上述吴王夫差剑,保存不太好,与世界著名的越王勾践剑相比,但在苏州博物馆收藏的吴王夫差剑,是最好的。剑长58.3厘米,宽5.5厘米,制作精良,被戏称为“吴老板”。

即使在2500年前,它仍然发出微弱的蓝光,寒冷。它的剑尖很窄,只有一点小,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它显然被抛光成六到八个部分,以提高穿刺能力。根据苏州博物馆的测试,它可以很容易地切割12层宣纸,而无需施加任何外力。

这把剑很可能出土于江西,1991年出现在香港。台湾省著名青铜兵器收藏专家王振华和王淑华甚至卖掉了一块土地,从已经交了定金的日本收藏家那里拿回来。

经过长期接触,2014年,苏州市政府以4250万元的价格收集了王振华和王淑华的58件旧藏青铜武器,包括吴王夫无与伦比的差剑,一举弥补了苏州博物馆缺少吴国名剑的不足。

[img]345939[/img]

另外三把吴王夫差剑,一把是河南洛阳出土藏在洛阳博物馆,一把是山东邹县出土藏在邹县文化管理办公室,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藏辉县文化管理办公室,但外观不尽如人意。此外,私人收藏家和外国机构也声称有吴王夫差剑,真假难辨。


吴王夫差的武器是什么?有九把剑,每把都有故事吴王夫差的武器是什么?有九把剑,每把都有故事

,,,,,,

  • 勾践卧薪尝胆了多少年?勾践是一个怎样的人
  • 勾践大家都熟悉的不得了,卧薪尝胆啊,打入敌营啊,隐忍不屈啊,多能耐啊。猪狗不如的日子过了十年啊,卧薪尝胆养精蓄锐了十...

  • 吴王阖闾:春秋第一奸雄 带领吴国步入一个新纪元
  • 楚庄王之后,春秋近百年没有霸主出现。吴王阖闾的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中原诸侯争霸的正规途径,这是,他太阴狠了。说起来,吴...

  • 揭秘:商圣范蠡师承何方?以及一生命运如何
  • 范蠡的老师是计然,他是春秋时期著名大家,传其本名为文子,乃是老子的弟子,博学多才,无所不通。计然收下布衣范蠡为徒,授...

  • 揭秘:文中是谁?越王勾践为何要杀文种
  •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卧薪尝胆”这个典故。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君主勾践自己的贸然进攻和轻敌而被吴国的夫差打得...

  • 许多古代著名的将军显然可以反抗,为什么宁愿被杀也不愿反抗呢?
  • 同样倒霉的还有名将白起,为君王打了一辈子,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后也没有好下场,被秦王赐死子啊杜邮。 每次看到这样的悲剧...

  • 揭秘:春秋历史上国君与大臣之间的生死对决
  • 鲁昭公是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君。虽然他在位32年,但亲政机会很少。他在任时,国家内忧外患严重,政权掌握在大臣手中。为了求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