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能让慈禧改圣旨的五品官员!他是怎么写奏折的?

一个能让慈禧改圣旨的五品官员!他是怎么写奏折的?今天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站起来!你为什么要出宫?”“做什么?奉慈禧太后的命,送礼物到醇厚的王府,祝皇帝的额娘和太后的妹妹生日!”“拿出门照看看!”“不。”“没有门照就不能出宫!”“你好大胆。你敢放下慈禧太后的一切吗?你想造反吗?”“别吓人!没有门照怎么证明你奉慈禧太后的命令?”

这一幕发生在北京紫禁城的午门。太监首领李三顺带着慈禧太后的命令给自己的妹妹送生日礼物。谁知道呢,他忘了拍出宫门的照片,宫门守卫玉林等人不会放手。

根据清代内宫制度,太监宫女出宫,无论公私,都需要办理门照,上面详细说明了所带物品,然后请午门放行。

李三顺之前和宫门守卫很不开心,靠慈禧太后的命出宫。既然忘了办门照,就干脆不办了,想借太后的权威杀守卫。

“我李三爷在养心殿服侍太后多年了,你们不认识吗?”

"没有鸡蛋,你也配得上男人?哈哈。"

“混账,你敢骂爷们儿?”

争吵还在继续,玉林嘲笑的话彻底激怒了李三顺,双方都准备开始了。

玉林见势不好,心里准备放行,但还是顺势问了一句:“盒子里有什么东西,打开盖子让我看看。”

李三听后心生一计,于是打开盒盖说:“嗯,寿桃。”

出于好奇,榆林向前移动,看见李三顺伸出一只脚,榆林冷得摇摇晃晃,把寿桃打倒在地,立刻吓得脸色苍白。

“你这个狗日的王八羔子,把太后的礼物弄坏了,看你怎么赔偿!”

“你这狗日,敢阴我,看我不杀你。”

榆林被绊倒,还打翻了太后的东西,顿时怒不可遏,带着手下和李三顺等人打了起来。

“你阻止太后的礼物出宫,毒打太后身边的人,罪恶滔天,等我看!”

[img]344616[/img]

02

李三顺回到慈禧太后的住处,慈禧太后正在和慈安太后聊天。

只见李三顺向慈禧太后哭诉:

太后,我刚刚奉献了你的生命,挑着你送给醇王福晋的生日礼物出宫,午门守卫玉林让我拿出门来拍照。

我礼貌地对他们说,办门照的人小睡了,这是太后送给醇王福晋的,你就免了吧!

玉林板起脸说,太后也不可避免。

我说请先让我出宫,下午再给你补一张。

玉林说,打开盒子让我们检查一下。

我说都是太后御膳房做的。别检查了。

玉林还说,太后送的也要检查!

我不同意。我担心灰尘会弄脏食物。榆林走上前来,抓住我的手,让我揭开盖子。我拒绝了,所以他们打了我,踢翻了食品盒,踢了三次!

李三顺没有如实讲故事,而是编造了一些情节来激怒慈禧太后。

果然,听了慈禧太后的话,雷霆大怒地说:“反了!反了!传我的旨意,把那些午门守卫全部抓起来,立刻斩首示众!”

听了之后,慈安太后也很生气,但她怀疑李三顺的话。现在,当她听说慈禧太后想立即斩首午门守卫时,她觉得自己的决定太草率了.

于是他对旁边的太监说:“玉林等人太欺骗人了!你去内阁传达我的旨意,让他们以皇帝的名义起草。命刑部立即逮捕了守卫玉林等人,并进行了严格的调查和处理!”

然后安慰慈禧太后去。

几天后,经刑事部审讯报告,慈禧太后最终决定,守卫玉林等人被送往黑龙江作为痛苦,被世界赦免,没有惩罚太监李三顺。

03

对宫门守卫的处罚之重,对太监的偏爱之深,使满朝大臣不仅出人意料,而且愤慨不已。

连日来,满朝官员纷纷私下议论:明明是太监理亏在第一,为什么只处罚守卫一方?

守卫盘查是责任,即使有殴打,也不能处以如此重的惩罚。

革去职务已经不轻了,再加上发配边疆充当苦差,遇赦不赦,这辈子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

追究职责的人受到严惩,违反宫禁的人无事可做。以后谁来遵守制度,谁来守责?

如何说服这个人?

然而,这一处罚决定背后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李三顺奉慈禧太后的命令出宫。打狗取决于主人。玉林和其他人年轻时不知道这种关系的兴趣。

大多数满朝文武都明白这里的奥秘,虽然嘴上打抱不平,但都不想在慈禧太后的气头上触碰她的霉头。

然而,翰林院有几个书呆子与众不同,他们敢于逆风逆浪,为公理而战。

翰林学士陈宝晨提出建议:军队护理检查没有大错,太监应该受到惩罚,太后皇帝应该小心太监管理的缺点。根据清朝的法律,即使守卫无缘无故地打败了太监,也不应该受到惩罚。如果他们不顾法律和秩序受到惩罚,世界上的人肯定会失望。

慈禧太后不采纳奏折,石沉大海。

[img]344617[/img]

04

此时,五品官张之洞也非常关注此事。他发自内心地同意大多数文武大臣的观点,认为这件事主要是太监造成的,对宫门守卫的过度处罚也可能造成太监管理的严重后果。

一开始,张之洞也希望慈禧太后在愤怒消除后慢慢醒来,慢慢弥补自己的错误。

这种期待失败后,他又真诚地期待着有地位的人出来玩点拨太后,可没想到也是石沉大海。

于是他仔细想了想原因,准备上奏进诫。

张之洞明白,对守卫的处罚如此之重,就是守卫不给慈禧太后面子。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我们的目的,那就是让太后恢复生命,从轻处罚守卫,惩罚参与战斗的太监。不要让太监有权势,滋生非分之念。

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手段就可以灵活。

太后死要面子,绝不能有任何批评她的意思,这是第一要务。

@ 太后最恼火的是守卫。如果她一直为守卫辩护,会让太后更生气。一旦她生气了,坚持按照她说的去做,就没有办法了。她不能为几个守卫而纠缠太后。

于是他按照这个想法去上奏进诫。

他的奏折大意如下:

@ 声明守卫受到惩罚是违反太后的意愿,而不是殴打太监,抬高太后,贬低太监;

@ 为了让太后惩罚太监,但不能有“惩罚太监”这个词,他提醒太后放任太监很可能威胁自己的安全;

@ 他用两句名言“履霜坚冰,防其渐也”、“城狐社鼠,恶其托也”,暗示太后必须防止太监的傲慢。

慈禧太后气消后,也觉得对守卫的处罚过重,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台阶”。

看完张之洞的奏折,心里很舒服。

张之洞的奏折与陈宝琛不同,张之洞没有说她有什么不当之处,也没有为守卫辩护,这两点最让她舒服。

至于张之洞指出的谨防太监得势这一点,她也深以为然。

因此,她对此案进行了重新处罚,玉林等人改为杖100,流放2000英里,太监李三顺重责30大板,以后要严行太监约束。

此后,慈禧太后对张之洞刮目相看,给予重点关注。

不久之后,张之洞从五品官晋升为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后来,他被列为晚晴四大名臣。

[img]344618[/img]

慈禧太后九连拍

05

人的一生还是需要机会的,如果没有太监李三顺的嚣张跋扈,张之洞就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即使有机会,慈禧太后也不一定会有强烈的认同感,官职也不一定会上升这么快。

与其说张之洞凭借自己对人性的把握和高超的语言艺术成就了自己,不如说是太监的任性造就了一代名臣。


能让慈禧改圣旨的五品官员!他是怎么写奏折的?能让慈禧改圣旨的五品官员!他是怎么写奏折的?

,,,,,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