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和陈宫背叛曹操,为什么选择联合吕布而不是更有名的袁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操得知吕布和陈宫在兖州大本营作乱后,迅速结束徐州之战,赶回兖州平叛。吕布命部将薛兰和李封屯兵兖州,率部驻濮阳。陈宫认为此时应设伏在兖州正南180里,但遭到吕布拒绝。曹操行军到这里时,顾问郭嘉担心吕布可能会在这里设伏。曹操认为吕布勇敢无谋,不担心,于是命令军队加快速度,很快就来到濮阳城外。
在双方的第一场比赛中,吕布部将臧霸、张辽先后上阵,对曹军将领乐进、夏侯敦单挑。吕布看到这一点,拍了拍马出来,打败了曹军。随后,双方在濮阳以西展开了激战。然而,令曹操惊讶的是,吕布听从了陈宫的建议,命令高顺、魏续、侯成等人驻扎在营寨附近。
[img]343237[/img]
战争开始后,曹操虽然一举夺得营寨,但很快就被吕布军队围攻。曹军措手不及,被吕布包围。就在这场危机中,典韦将军挺身而出,扔了一把短戟,杀死了10多名吕布士兵,然后冲进敌人,掩护曹操的成功突破。
小说中提到的兖州吕布与曹操之间的战争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小说对战争原因的介绍却非常模糊。在小说中,张淼和陈宫突然在兖州与吕布合作,这让读者感到困惑。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战争的起因非常明确。关键是曹操在兖州牧后的各种行为。
根据《三国志武帝纪》等相关传记,曹操除了自身实力外,获得兖州控制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兖州当地豪族的大力支持。其中,张淼和陈宫的支持尤为重要。然而,曹操执掌兖州后,杀死了一些兖州名人,包括边让,这让张淼、陈宫等人感到恐慌。因此,张淼、陈宫等人暗中与吕布密谋,趁曹操主力东征徐州的机会,突然在兖州发生灾难,迅速控制兖州大部分地区,使曹操几乎陷入灭顶之灾。
有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张淼、陈宫等人会联合在中原浪漫,实力一般的吕布,而不是和袁术集团对付曹操?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谈谈袁术与曹操集团命运的封丘之战,这发生在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
根据《三国志武帝纪》,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袁术率军入侵兖州陈留、封丘、匡亭等地,并与黑山军余部、于夫罗等部与曹操展开战略决战。针对袁术的举动,曹操迅速做出反应,主力攻击袁术部守卫刘详的匡亭。刘详大败,袁术立即率领部门增援,被曹操击败。
[img]343238[/img]
随后,袁术逃到襄邑和太寿,曹操紧追不舍,终于在天寿击败了袁术的主力。无奈之下,袁术不得不逃往宁陵,结果又被曹操追杀。到目前为止,袁术的主力受到曹操的严重打击,失去了策划兖州的能力。因此,袁术集团已经从一个强大的中原集团转变为一支分离江淮的地区分离势力。这意味着即使张淼和陈宫想和袁术一起打败曹操,袁术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从兖州的地理位置来看,东面是陶谦占领的徐州。此时,陶谦受到曹操的严重打击,主力损失惨重,不知所措。兖州北部是青州,这是袁绍和公孙赞决战的战场。作为袁绍和曹操的死敌,公孙赞厌倦了应对袁绍的打击,武力支持张淼和陈宫。兖州西部是袁绍的大本营冀州。袁绍和曹操是盟友,不可能支持张淼和陈宫。
所以,张邈和陈宫要找外援,只能在兖州以南的豫州地区做文章。此时吕布恰好是豫州颍川县的太守。吕布不仅以勇敢善战著称,还与袁绍有着深厚的节日。因此,吕布成为张淼和陈宫唯一可以使用的武装部队。然而,张淼和陈宫联盟吕布的目的不是让吕布成为兖州的新主人,而是利用吕布赶走曹操,然后以张淼为代表的兖州地方势力控制兖州。
正如《三国志吕布传》中陈宫对张淼所说:“吕布壮士善战无前。如果权力受到欢迎,他们将分享兖州,观察世界形势。当时事变通时,也是纵横之一。”这段话中的一个“权力”字表达了陈宫的真实想法。他们只是利用吕布。不幸的是,吕布勇敢无谋,无缘无故被张淼和陈宫拉上了与曹操作战的道路,最终被曹操歼灭。
为什么张淼和陈宫背叛曹操没有选择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