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昭帝傅坚输给了谁?傅坚真的平庸吗?接下来,一起欣赏。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宣昭帝傅坚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被称为“大帝”的君主之一。然而,有些人对傅坚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他的滑铁卢战役——肥水战役中,误以为傅坚是一个平庸的主人。然而,傅坚杀了暴君,平内乱;在位期间,他是一位杰出而有才华的君主。
[img]342861[/img]
如果君主宽仁,那就是百官之福,黎民之福。但说到傅坚的“仁厚”,在皇帝的队列中,很难找到第二名。但正是他的过度宽容导致了前秦的衰落,甚至造成了致命的灾难。
史书记载,明朝有这样一个故事:九月戊寅,太祖坐便殿,问侍臣:“石勒、傅坚哪个更好?詹同对说:“石勒虽不学,但大胆脱略,料敌制胜,举无遗策。傅坚军国主义,不量自己的力量,飞水败后,身为俘虏。石勒是最好的。太祖说:“不然。金室初乱的石勒,不逢青敌,所以容易成功。天下战争日久,傅坚智勇相角,难以为力。夫妻履行阵,战胜攻克,坚强不如勒;量能容物,不杀降附,勒也不如坚强。然而,坚聪察有余,果断不足,导致了石季龙的驯化;勒聪敏不足,慷慨大方,导致慕容父子之乱。所谓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也。”
从上面可以看出,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傅坚是一位有志、勇敢、宽容、善良的皇帝,他的评价并不低。最后一句“女人之仁”指出了傅坚失败的原因之一。傅坚的“女人之仁”可以是两个家庭的缩影。
一、新鲜卑族慕容氏
慕容垂原本是前燕的著名将军。由于他成功抵抗了东晋将军桓温的第三次北伐,他在朝鲜享有盛誉。然而,由于摄政大臣慕容的嫉妒和排斥,慕容垂别无选择,只能投奔傅坚。傅坚看到慕容垂的父子投票,非常高兴,非常善良,奖励了巨人,甚至慕容垂也感到羞愧。
傅坚手下有一位伟大的汉臣王猛,武韬武略兼备,是傅坚手下的一号人物。他看到慕容垂的志向不小,绝不是那种愿意寄人篱下,受制于人的臣子,便向傅坚劝诫,不能养虎为患,应该早日除了他。而且坚的宽容量很大,不以为然,也不忍心下手。傅坚认为,此时是收买人心、招揽四方英雄的时候,不应该杀死那些投奔自己的人,否则世人会怎么看待?
王猛真是个忠臣,一心想为前秦除了这个隐患,便想出了一招“金刀计”:慕容垂的腰间金刀被骗了,以此金刀为信物,派人向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传达“回燕国”的口信。慕容令看见金刀,信以为真,以打猎为名,向前逃去。慕容令出逃的消息传到长安,真的吓了慕容一跳。慕容垂没有时间辩护,只能逃跑,后来被追兵赶上,押回长安。王猛认为这次叛逃足以让傅坚对慕容垂及其家人感到愤怒。出乎意料的是,傅坚的“宽宏大量”再次登上舞台。相反,他安慰慕容垂,而不是治愈犯罪。”怀念家乡,人们有自己的抱负,这是可以理解的;慕容令回到燕国,他救不了他。他的父子兄弟没有任何罪行。不要害怕。”。王猛见傅坚这么宽宏大量,计策扑空,估计心都凉了。
[img]342862[/img]
后来傅坚攻下前燕,慕容皇室成员被俘后,大部分不但没有生命之忧,反而被傅坚厚待。比如上面提到的,被慕容垂逼走的摄政大臣慕容评,投降后授予范阳太守,其他诸王,也多有官职。太史令张孟观星象,发现不明,劝傅坚出慕容氏,傅坚不从,反而给前燕末帝慕容伟加官尚书,封新兴侯。后来,一些大臣建议除掉慕容氏,因为傅坚太宽容,慕容家族逃脱了灾难。
回到王孟,这个人真的很有远见。临终前,他仍然没有忘记建议傅坚:虽然晋朝偏向江南,但仍然是中国的正统,上下一心,绝对不可能;虽然鲜卑,西羌,但小偷的心不会死,应该逐渐根除他们,以促进国家的稳定。然而,虽然傅坚很优秀,仁慈,但他很任性(这也是傅坚失败的原因之一),不听王孟的建议,不顾官员的反对,举国攻击晋朝。
在飞水之战中,傅坚的军队,大部分都被俘虏,各有鬼胎,不愿为前秦效命,与东晋决战时,迅速一哄而散,溃不成军。慕容家族趁乱叛逃,慕容垂到前燕故都邺城附近称帝,建立“后燕”。慕容垂为了收复故都,开始攻打邺城。傅坚后悔已晚,但肥水战败,兵力难以抗拒。傅坚的儿子傅丕只能撤军,眼睁睁地看着领地被后燕夺走。@ 慕容垂的侄子慕容红在山东起事,攻破长安,建立了“西燕”政权。
如果说鲜卑慕容氏加速了前秦战后的混乱和衰落,那么王猛临终时提到的羌族姚氏就是傅坚最痛苦的一击。
二、羌族姚氏
姚昌是羌族酋长姚益忠的儿子。他年轻时身材雄伟,有战略心。他和他的兄弟姚翔一起出去了。由于羌军与前秦军发生冲突,姚翔被打败并死亡。无奈之下,姚昌请降。姚昌确实不辜负傅坚的期望,为傅坚攻城略地做出了许多贡献,并多次晋升。
前面提到的飞水战败,慕容宏趁机叛逃反击前秦,于是傅坚派儿子傅睿与姚昌讨伐慕容宏。没想到,傅睿不听姚昌的建议,战败身亡。姚昌害怕傅坚的愤怒,逃到了渭北。豪族势力推荐姚昌为盟主,姚昌无法拒绝,于是称王为改元,驻扎在北方,等待时变。
[img]342863[/img]
慕容宏和慕容冲兵到长安围攻秦军。傅坚后悔把前燕末帝慕容伟叫到前面,批评慕容家族背信弃义。慕容伟哭着流鼻涕和眼泪。傅坚看到这一点,不忍心杀人。可见他的“宽仁”。后来,由于慕容伟密谋伏杀傅坚,事迹曝光,傅坚终于残忍地杀死了慕容家族。后来,当长安城即将破裂时,傅坚留下王子傅宏守城,逃到五将山。
傅坚恐怕没想到,另一个善待重用的人姚昌派兵围住了他。傅坚只剩下几十个侍卫,自然不是对手,被绑在姚昌面前。姚昌先后向傅坚索要传国玉玺,请求禅让,傅坚均不允许,并破口大骂姚昌不仁不义。姚长忍无可忍,命人绞死傅坚,一代英雄就此死亡。后来,由于西燕内政混乱,姚昌趁机攻破长安,正式成为帝位,国名“大秦”(史称“后秦”)。
[img]342864[/img]
傅坚作为君主,宽仁大度,本该是全国的幸运,但他对敌人的仁义至此。降俘不杀彰仁德没有错,但傅坚不应该不听大臣们的建议。他仍然委托狼的野心降将和囚犯交付他们的实权,使他们能够保留东山再起的资本。如果傅坚不再利用这些将军,而是剥夺他们的力量,前秦不会在肥水战争后立即分裂,有机会回到北方休养。就像赤壁战争后的曹操一样,他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力量。但傅坚偏偏对敌人仁慈,不听王猛等大臣的劝诫,原本雄才大略,统一北方君主,却落得这样的下场,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宣昭帝傅坚输给了谁?傅坚真的平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