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国人也被日本人尊为国师。他做了什么?你知道让日本超越中国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日本和中国隔海相望,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关系。早在汉代,日本就正式与中原王朝进行了官方交流。到了唐朝,除了官方交流,中日民间交流也非常繁荣。比如我们的和尚鉴真老和尚,多次东渡日本,终于漂洋过海来到当时的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事实上,除了鉴真老和尚,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人在日本传授儒家思想,给日本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位高人是明末清初中国大学问家朱顺水先生。
[img]342342[/img]
朱舜水原名朱之瑜。东渡日本之前,
朱舜水一直被称为朱之瑜。朱之瑜小时候很聪明。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神童。朝廷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并多次征服他当官。朱之瑜拿出一根筋的力量,就是不想被朝廷所吸引。以至于最后惹恼了皇帝,下令通缉朱之瑜,无论如何都要见人,死要见尸。没办法。他被朝廷通缉,只能拔脚跑路,四处逃避明军的逮捕。
然而,明朝灭亡后,朱之瑜的表现令人惊讶。他改变了以前讨厌与明朝朝廷合作的态度,但积极参与了反清复明的伟大事业。老人想和清朝战斗到底。为此,他追随明朝皇室后裔鲁王的指挥,也追随郑成功等人。他还想搬到日本或越南。他希望这些羡慕和钦佩中原王朝辉煌儒家思想的邻国能够出兵帮助他们恢复明朝的河流和山脉。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朱之瑜为了恢复明朝而伤透了心,突然发现一切梦想都是空的。十几万八旗军的清朝,真的能坐稳江山,牢牢控制世界。明朝复国的希望被现实粉碎了。
心灰意冷的朱之瑜自然不愿意屈服于清朝。他直接东渡日本,想出国却残疾。然而,东渡日本并没有那么顺利。当时日本关闭锁国非常严重,朱之瑜被困在海上,走投无路。
幸运的是,一位名叫安东守约的日本学者得知朱之瑜的情况后,知道他是中国领先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于是立即伸出援助之手,朱之瑜登陆日本,有了一个暂时的定居之地,住在长崎。
住在长崎的朱之瑜原本打算在田野里耕种,直到他默默无闻地死去。然而,当时的日本德川家族得知这位大儒居然生活在自己的统治下,不禁喜出望外。水户侯德川光国立即派人聘请朱之瑜出山,来江户讲课,条件是答应封他为国师。
朱之瑜不在乎国师的名字,只是觉得有必要在日本弘扬中国儒家思想。同时,德川等人非常谦虚,所以他们同意了对方的要求。来到江户后,德川一家非常尊敬朱之瑜,不敢直呼他的名字。朱之瑜被称为“顺水”。因此,朱顺水的名字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名字。
在日本演讲期间,朱顺水不仅有效地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而且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忠诚和尊重国王的统一。具体来说,在日本,皇帝是这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正统名称。在日本幕府统治消失后,这一想法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达到了顶峰。
为什么日本人称朱舜水为国师?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