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暴政是全世界人民的仇恨。自陈胜吴广起义以来,全世界都做出了回应。但前期战局明显不利于起义军,首先是陈胜的败亡,然后齐王田詹被章邯摧毁,其次是项梁在定陶再次被章邯杀害。可以说,早期的秦军先后战胜了试图复国的起义军,这对起义军来说是相当糟糕的。直到项羽出现,才真正扭转局面,特别是巨鹿之战歼灭王离,降服张邯,才彻底粉碎了秦国的抵抗力。
项羽作为摧毁秦朝最大功臣,自然成为诸侯的盟主。随后项羽自封“霸王”,割据西楚。而其他诸侯也按功劳大小分封土地,共有18个诸侯王。项羽担任诸侯王的总盟主,维护世界稳定。但没过多久,这些被封的诸侯王就开始反过来与项羽为敌,这是怎么回事?他们认为分封的土地不够大吗?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他们反项羽?
诸侯王刚到封地不久,便不得安宁。同年五月,田荣正式开始反楚,随后陈余反赵,汉王刘邦大破雍王张邯,并并入三秦之地,才安宁不久的世界又开始大乱起来。后来楚汉之争中,诸侯更是与项羽为敌,连英布都反叛了项羽。这对项羽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没想到当初好心地把土地分封给诸侯,最后他们都反叛了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 诸侯王的欲望难以填补。当初抗秦有功的诸侯们,分封后自然很开心。但他们都雄心勃勃,对现有的土地和利益一点也不满意。他们想要更大的领土,所以无论如何分封,他们总觉得远远不够。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反叛项羽只是时间问题。
@ 《纽约时报》的总体趋势。项羽想通过霸权来维持世界的稳定,但这个想法在当时是完全不可行的。自秦统一以来,世界的趋势仍应该是实现统一,而不是依靠所谓的盟国来限制世界王子。
秦朝一灭亡,项羽就不想继续完成天下统一,而是急于分封天下,这就是对抗历史的潮流。这就是为什么诸侯王即使封了更多的土地,也无法满足。这时,他们都想成为秦始皇这样的人,统治中原大地。因此,诸侯之间的争端不断,试图不断合并土地来扩大实力,然后试图赢得世界。最典型的刘邦就是这样。虽然他对被封为汉王极为不满,但他选择了暂时忍气吞声。时机一成熟,便兵出汉中,并入三秦之地,进而灭诸侯,进取天下。
@ 无论项羽如何分封,都会出现诸侯反叛的局面,个人力量永远无法与历史的潮流和趋势抗衡。
诸侯王为什么要起兵反叛项羽?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