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化无常,一个人永远无法预测未来,更不用说提前了解他的子孙后代的未来生活了,这导致了一个问题。一个人用血肉和奋斗获得的良好声誉很可能会被他的后代玷污。例如,薛仁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一辈子都是英雄,但他的孙子薛刚与安禄山叛逆。那么,薛刚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img]341221[/img]
薛仁贵是唐代的优秀将领。这个人为唐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打破突厥,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薛刚是《反唐演义全传》中的人物。这部小说讲述了薛刚误杀二王子李奇的故事,导致全家参与其中。这时,武则天夺取了唐朝的世界,杀死了李唐的家庭和朝臣。于是薛刚聚集了世界英雄,最终推翻了武周,帮助庐陵王夺回了李唐的故事,薛贵的历史原型是薛仁贵的孙子薛松。
[img]341222[/img]
薛松是薛楚玉的儿子。这个人是薛仁贵的第五个儿子。他喜欢蹴鞠,擅长骑射。薛松从小就和父亲一起在燕赵地区长大。他喜欢武术,英雄气概。他练习了一项功夫,精通骑射。然而,薛松也有缺点。他不喜欢读书。薛松在“安史之乱”期间背叛了唐朝,投靠了安史军。
唐玄宗李隆基在执政后期被女性迷惑,使朝政权落入杨国忠手中。这时,有一个人叫安禄山。看到这种情况,他觉得自己有机会崛起,于是举兵反唐,历史上被称为“安史之乱”。
[img]341223[/img]
薛松是薛仁贵的后代。他应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在这个时候,他没有天赋,也没有地方展示,所以他有一颗没有天赋的心。愤怒之下,薛松加入了叛军队伍。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叛军失败了,而薛松选择带领军队投降。
就在朝廷准备知道叛军的罪行时,唐朝的一个名叫仆固怀恩的人站了出来,要求唐朝宗奖励被降职的叛军将军不要治愈罪行。因此,薛松因祸得福,最终成为封疆官员。
不难看出,事实上,薛松并不是一个有策略的人,选择加入叛军是随意的。他只是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当他失败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薛松的行为是盲目的,没有经过大脑思考,这与他不喜欢阅读有关。
[img]341224[/img]
参考资料:《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薛嵩神道碑》、《老唐书·列传七十四·薛嵩传》
薛刚是薛仁贵的孙子 他为什么要跟着安禄山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