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靖并称,李积是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积一生经历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深受重用。然而,在李世民晚年,这是李积最危险的时期。李积努力工作,李世民担心李治继位后无法压制李积。决定在活着的时候贬低李积,等李治称帝继位后再复职,让李治对李积有恩,顺便看看李积有没有二心。那李积最后的结局到底怎么样?
历史上,为了让儿子坐稳江山,开国皇帝通常会对手握重兵。刘邦逼死了韩信彭越,朱元璋处决了30多名开国功臣。其实李世民也做过杀英雄的事,但李世民只处死了挑拨太子李承乾谋反的侯君集和打算反叛的张亮。然而,有一位英雄李世民想杀他,但他不愿意杀他。最后,他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儿子。在李世民去世之前,他给李志留下了最后一句话。这个人才智多人,不一定忠于你,我已经把他贬官外放,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这个人就是李积。
隋末起义时,李积原姓徐,投奔翟让瓦岗寨,后来全歼2万隋军,迎李密上山,受到李密的重视。但后来瓦岗军内乱,翟让被李密杀死,李积也被砍了一刀,所以李积也没有背叛李密。李密在与王世充的决战中战败,李密率领残部向唐王李渊投降。李积接管了原李密统治的领地。后来,唐王李渊派人劝说他投降,并报告了他治下的领土和人口。李积只是一封书,说这些都是魏公(李密)的领土和人民。魏公本人可以上表。我只是魏公的部长。李渊感慨其忠贞赐国姓李。随后李积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为李渊打下了唐朝的江山。
[img]340432[/img]
在长期的征战中,李世民和李积也结下了深厚的君臣之情,李积也成了仅次于军神李靖的军中大佬。然而,后来的一件事让李世民对李积有了一丝防备之心。李世民手握兵权,被王子李建成诽谤。李世民首先发动了玄武门的变化。在他开始之前,李世民秘密询问了李静和李积的意见。李静保持沉默,李积说这是皇室的事。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很难表达我的意见。从那时起,李世民就知道李静和李积的智慧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当时,玄武门的后果无法预测,李积也不愿意站队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远处看戏是王道。
最后,只有长孙无极和尉迟敬德参与了开国功臣。李世民也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对自己感兴趣,但李世民仍然非常慷慨。即位后,他们没有对英雄进行手术,这仍然让他们为唐朝发光。后来,李积破土耳其,摧毁了高句丽,为唐朝开拓领土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李积的职位在李世民去世前被降职为首都督。这一次,李积几乎被杀。
临死前,李世民曾交代太子李治,君臣之道要建立在臣子的忠诚之上。李积这个人太聪明了,我知道他可以忠于我,但是王子你对李积没有恩德,我看不出李积对你有没有异心。我做了最后一个测试,把他贬到外地当官。如果他有点犹豫,他会立即被处死。这个人有太多的策略,你不是他的对手。幸运的是,李积接到任命,二话没说就上任了。当然,他也看到这是李世民给儿子的台阶。果然,李治继位后,将李积调回京城册拜为尚书左仆射。
[img]340433[/img]
历史上,李世民是一个热爱才华的人,他不能杀死英雄。然而,李积当时在玄武门的变化中站着看热闹的聪明精神,让李世民不得不防备。临终遗言是测试李积是否可以被儿子使用。如果李积继续忽视它,他就不能留下来。然而,李积已经看透了李世民的意图,欣然赴任,赢得了李志的放心,为自己改变了美好的结局。
为什么李世民贬废李积?李积终于得到了好的结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