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陈友谅是如何打败徐寿辉十万士兵的读者的,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陈友谅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也是中国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陈友谅带领人们赢得武昌后,他立即去了黄州。此时,黄州是徐寿辉建立政权的基地,手下有许多有能力的异士,拥有10万名士兵。然而,陈友谅手下只有3万人。他应该如何赢得黄州?如果陈友谅绝对是先倒下的一方,他只能选择智取。
后来,陈友谅发现,徐寿辉虽然实力雄厚,但内部矛盾很多。一开始,徐寿辉并不认识倪文俊和邹普胜。他们在起义时遇到了徐寿辉。他们立刻觉得徐寿辉是明朝的主人,立刻投奔了徐寿辉,不遗余力地帮助徐寿辉坐上了王位。但徐寿辉出身卖布,能力一般,不擅长治理国家和打仗。徐寿辉把军事交给倪文俊,政事交给邹普胜管理,但他只在乎享乐。
[img]340080[/img]
对倪文俊和邹普胜来说,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芥蒂,两人日夜为徐寿辉努力,功劳全是徐寿辉,两人能不恨吗?虽然两人都有摆脱徐寿辉的想法,但都没有付诸行动。原因是什么?这不是一种怀旧的感觉,而是两个人担心在摆脱徐寿辉后,对方仍然想摆脱自己,这有点超过损失,至少现在有一些权力,倪文军和邹普生可以暂时和平共处。
[img]340081[/img]
既然陈友谅看到了这一点,他就不会错过这个有利因素。陈友谅让徐苟三扮成道士,来到倪文俊的营地。这时,倪文俊很苦恼,想摆脱徐寿辉。他担心邹普胜会摆脱自己。他还想杀了徐寿辉和邹普胜。他向陈友谅投降了一百次。然而,倪文俊已经掌权多年,并要求他现在成为陈友谅的下属。他心里有一万个人不愿意。这时,他遇到了徐苟三,告诉他他是命运之人。倪文俊忙着问徐苟三有什么好主意。徐苟三建议他摆脱邹普胜。
[img]340082[/img]
这个提议真的很好,但倪文军已经当官多年了。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杀了邹普胜,陈友谅反过来杀了自己,那不就是为别人做婚纱吗?徐苟三对倪文俊说,只要倪文俊能向汉军伸出援助之手,韩军就没有夺取黄州的想法。关键是倪文俊相信徐苟三的话。徐苟三愿意把自己当作诱饵,吸引邹普胜。他还承诺倪文俊在成为皇帝后可以把自己放回去,这样他就不用担心了。
[img]340083[/img]
徐苟三的提议让倪文俊完全放下了警惕,但立即把徐苟三带进了邹普胜的家。徐苟三的人质很有诱惑力,邹普胜也放下了疑虑。见面后,倪文俊的随从突然杀了邹普胜。看到邹普胜倒在自己面前,他突然激起了倪文俊的欲望。他想趁机杀了徐寿辉,他可以坐在黄州。
由此可见,倪文俊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失去了警惕。杀徐寿辉并不难。毕竟这个人没有武力,比不上徐苟三的计划。见面时,倪文俊趁机杀了徐寿辉。这时,倪文俊是黄州最大的官职。倪文俊喜不自胜,想试试王位的感觉,但在他坐下之前,徐苟三的随从杀了倪文俊。
[img]340084[/img]
倪文军掌管黄州多年,但最终让人们在背后捅了一刀。也就是说,他过于重视权力,傲慢自大,认为自己可以成为皇帝。可以说,他失去了所有的理智,更不用说任何警惕了。他相信那些毫无保障的承诺。陈友谅等人毫不费力地赢得了黄州。
陈友谅手下只有3万人 他是如何打败徐寿辉十万士兵赢得黄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