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开始,中国有400多位皇帝,其中“文艺青年”不多。盘点一下,大概有几个:曹操,魏武帝(属于他的儿子)、魏文帝曹丕、唐玄宗李隆基、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霁、康熙帝、乾隆帝。曹操、曹丕、康熙、乾隆是这些皇帝中的业余爱好者。他们的事业是打败世界,治理世界。他们是文武兼备的优秀皇帝。李煜和赵霁更专业。他们混淆了主业和副业。他们把文艺当作主业,把皇帝当作副业。他们都成了亡国之君。李隆基的情况有点特殊。他早期是一个贤惠的绅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一个开元盛世。他晚年沉迷于文艺,颠倒了主副业,差点死亡。最后,他甚至没有保证王位。
李隆基,唐玄宗
李隆基早年是一位非常有前途的王子。他曾发动唐隆政变,根除魏皇后党,帮助父亲瑞宗夺回王位。他因功被任命为王子。继位后,他知人善任,果断行事,开创了开元之治,把唐朝推向了繁荣。然而,面对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他感到骄傲,开始沉迷于快乐。
李隆基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在音乐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对音乐的兴趣也可以说是痴迷于音乐。他经常在宫殿里举行大型音乐会,有时甚至有200人参加演奏。他对音乐有一种非常敏锐的感觉。他能准确地指出200人同时演奏,谁演奏跑调。
李隆基不仅喜欢听音乐,还喜欢演奏。他精通笛子、二胡、琵琶和羯鼓。他可以玩各种乐器的专业水平。
当时,世界来了,西域的乐器和音乐也传到了唐朝。他特别迷恋西域的音乐,非常喜欢他悲伤英雄的风格。他经常自己弹钢琴,唱西域歌曲。他最喜欢摩羯鼓的节奏,称赞它是“八音领袖”。为配合羯鼓,他还亲自创作曲调,创作了90多部作品,他还命人在宫中演奏这些曲调。李隆基一生创作了许多歌曲,《霓衣羽衣曲》、《秋风高》、《春光好》都是他的代表作。
他还命令建立一个专门管理音乐的机构——教堂,以发展唐代整个社会的娱乐产业。他还选择了数百名音乐家,设立了一个梨园亲自教学,并被称为“皇帝梨园的弟子”。我们现在使用的“梨园”这个词从那时起就产生了。
李隆基也是书法家。他最擅长章草和八分。他的笔法很漂亮,受到了许多书法家的赞扬。
李隆基的艺术生活占用了他很多时间,尤其是在他执政的后期。可以说,除了沉迷于杨玉环的美丽,他还从事音乐和书法。他从一个有所作为的国王变成了一个醉心声色的昏君。他的疏政和执政失误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大唐迅速从盛转衰,他也失去了最爱杨贵妃,失去了皇位。朝臣武将成为皇帝,他只能成为一个虚名的太上皇帝。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被称为一代词宗,他的填词艺术真的很精彩。但不幸的是,他成了皇帝。他的皇帝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他是南唐元宗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根据长子继承的传统,他的五个兄弟都死了,他有机会成为皇帝。他从小就没有政治意图,而是痴迷于书法、绘画和填词。但不幸的是,他有一只眼睛重瞳,就是有两个瞳仁,这是贵相,传说舜帝就是重瞳。这种特殊的外表,引起了他的大哥太子李鸿冀的怀疑。为此,他更加陶醉于阅读和艺术活动,他甚至自称“钟隐”和“莲峰居士”,以示自己不问政事,送情山水。
谁知道呢,李弘冀没有成为皇帝的祝福,但他病死了。朝廷谈到了新王子的成立。有人建议李从善为王子,但元宗反对。元宗喜欢李煜,所以李煜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成为了王子。不久,元宗去世,李煜糊涂地登上了王位。
不幸的是,李煜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是一代英雄,李煜只是一个文艺青年。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治国能力,李煜都无法与赵匡胤相比。他们根本不在同一水平。幸运的是,李煜还有自知之明,他一登大位,就派人向宋朝进贡。使者带来了丰厚的礼物,特别是他亲笔写的《即位上宋太祖表》,既然是上表,就表明了他愿意做宋臣的态度。在表中,他要求赵匡胤允许自己即位,希望自己的南唐能在宋朝的庇护下生存,希望在此前提下,让南唐人民过上好日子。赵匡胤看了李煜的表章,当然很高兴,立即派人祝贺李煜的即位。
但雄心勃勃的赵匡胤,并不满足于李煜的臣服,他想彻底吞并南唐。对此,李煜并非突然无知,但他知道能做什么。南唐的国力不如北宋,李煜也不如赵匡胤,所以他不得不沉迷于自己的声音,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书画、填词和学习音律上。单看他的词作,就能知道他的日常生活。他早期的文字多描写豪华淫逸的宫廷生活,其实,他除了纵情声色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作为一个强大的对手,赵匡胤决定了他只能过这样的生活。在声音和颜色上,在艺术世界里,他仍然可以找到一点存在感和自信。如果他太理性,他只能生活在恐惧和绝望中。
虽然李煜极其谦卑,但赵匡胤还是对南唐用兵,用赵匡胤的话说,“江南有什么罪?但是世界上的一家人,躺在床边,怎么能让别人打鼾呢?用兵结果没有悬念,李煜束手就擒,被带到北宋。这时,李煜仍然沉迷于填词,在他成为亡国奴后,他的词语境界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写的悲伤动人的词不仅是他自己的巅峰之作,也是他在词坛上无与伦比的。但也正是填词,又为他召来了杀人之祸。在《虞美人》一词中,他怀念故国,触动了宋太宗赵光义的敏感神经,被毒死。一代词宗,为填词而亡,最后为填词而亡。
最后说说宋徽宗
宋徽宗不像他的祖先赵匡胤,更像被赵匡胤摧毁的李煜。这位皇帝有着深厚的艺术造诣,他的书法和绘画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在书法上独创瘦金体,书法提拔优美,优雅犀利,令人难忘。他的绘画也是独一无二的。他利用皇帝的身份成立了翰林书画学院,聚集了中国最好的书画家,给予他们官职身份,让他们享受荣耀。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方式,他甚至开始了画科考试。
宋徽宗在艺术上是一面旗帜,但他只忘了自己的正职是皇帝。徽宗在内政外交方面的表现简直是弱智。梁成师负责写圣旨,他竟敢模仿徽宗笔迹,签署任命官员的圣旨,许多人飞黄腾达。徽宗知道了也不追究。金人曾与宋朝联手消灭辽国,消灭辽国后再挥师南下,攻打宋朝。其实金人的做法并不复杂,而徽宗却百思不解,并说,没想到金人这样对我大宋。
当时,宋朝的边境并不和平,但徽宗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国家面临的危机。他沉迷于艺术。他仍然很穷,很奢侈,很淫荡。他命令人们成立一个人工局,到处收集他最喜欢的奇花异石,然后运到首都,为他创造延福宫和艮岳,供他享受。宫中成群的佳丽无法满足他,他还到宫外寻花问柳。北京有一位著名的妓女李师师,成了他的最爱,为了随时去临幸这位编外妃,他甚至命人在皇宫和妓院之间挖了一条秘密通道。他终于无法清理这个国家,所以他把王位禅交给了王子。然而,仅仅一年后,北宋就被金人摧毁了。他、钦宗和皇室贵族都被金人带走了。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变。
以上三位皇帝都是一流的艺术家,但他们在政治上不作为(李隆基晚年不作为)。他们颠倒了主次业,切断了自己的国家。他们的教训是深刻的。
盘点历史上三位艺术家皇帝,结局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