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大家带来杨炯的故事,有兴趣的读者可跟着看。
“初唐四杰”是后人对王波、杨炯、卢照邻、罗宾王的尊称。当时可能叫四大才子,官位普遍不高,社会地位不尊重。更重要的是,这四个人的结局基本都不好。王波27岁溺水身亡。卢照邻病重,自杀。罗宾王参与了徐敬业的叛乱,下落不明。杨炯是个好人,但他的名声很差。
杨炯很小就是天才。他十岁时被列为神童,相当于颁发了民间选举和官方认可的证书。11岁时,他进入宏文馆担任待制,工作了16年。这不是一个正式的官方职位。这相当于边学习边学习。他必须等待机会才能成为一名官员。
对其他人来说,国家支付工资而不参与体力劳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对杨炯来说,这是一件羞辱的事情。当时,他已经成名,并被列为四大人才之一。然而,在裴行俭的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名字的含金量有多低:
学者致远,先知后才。勃等虽然有文华,但浮躁浅露。你怎么能享受爵禄之器邪呢?杨子稍微沈静一点,应该是长命令;剩下的是幸运的。
也就是说,在裴行俭看来,这四位才华横溢的人都很轻浮。除了杨炯,他有点冷静,可以当县长,其余的都没有官方运气。他惊人的预见,一句话。事实上,杨炯担任盈川令的过程也非常曲折。他曾受到表弟参与徐敬业叛乱的影响而被降职。回到首都后,他赞扬了武则天,并写下了《老星人》、《盂兰盆赋》等阿谀奉承作品。
也就是说,在692年冬天,杨炯终于被任命为盈川县长。这可能是杨炯职业生涯的起点,他的朋友,未来三位首相,领导文学界的张说都很担心。他知道杨炯的缺点,并给了他一篇散文《告别杨英川炯的座右铭》:
深谷,森森树。天才,或鲜其禄。君服六艺,道德为尊。君居百里,风化之源。不要骄傲,不要苛刻。明神是福,反派没有冤屈。怕它,不怕它,不存它。作为高酒,成败之根。勒明它的嘴,祸福之门。虽然有青春,但不要弃击远。没有车马吗?敢赠言。
[img]338242[/img]
这篇文章很短,但很精彩,也表达了他对朋友的警告和担忧。它的前四句话是从风景开始,把杨炯比作深谷中的树木,这是唐帝国罕见的人才。张还说,既然上帝给了杨炯天赋,他就有可能在工资上刻薄。这句话一方面暗示着安慰,另一方面也充满了哲理。
随后,张说他开始劝说杨炯尊重道德,并警告他,有才华但不要傲慢和吝啬,宽明的政治,不要执行苛刻的政治。这是本文的主题,也是张说要实现的目的。至于华丽的修辞,它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
张说为什么这么担心?杨炯在京师时名声不好。也许大多数天才都是骄傲的,看不起人,他很傲慢,对待下属,甚至敢于公开羞辱当代权贵。杨炯曾经称朝鲜官员为“麒麟最后”。用他的话说,所谓的“麒麟最后”就是唱歌时的麒麟。它看起来威严而非凡。事实上,它只是一头包装华丽的驴。这自然是满朝的愤怒,对朝廷官员还是这样,对人民有什么好处?
果然,杨炯在盈川期间非常残忍,经常责骂下属死亡。唐代,残酷的官员猖獗。即使杨炯是其中之一,他的官位也不高。他在成为盈川令后不久就去世了,所以他没有太大的机会表现出虐待。
才子外出当官,最后却成了酷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