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怎么死的?是不是真的被老婆气死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很多人都很熟悉。他是一个鲜卑的人,但他实施了汉化改革,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元宏”。他的汉化改革加速了他领导的拓跋部的汉化。然而,关于拓跋宏的死,却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他被妻子生气了。拓跋宏的妻子到底做了什么,竟然能把他气死?拓跋宏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img]337522[/img]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至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是拓跋宏的长子和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至499年4月26日在位)。
根据北魏子贵母的死亡制度,拓跋宏成为王子时,生母惨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长大。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改革,孝文帝深受影响。孝文帝正式亲政后,太和十四年(490年)进一步实施改革。他先整顿官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的名义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用汉服代替鲜卑服,用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民族结婚,参照南朝典章支付,改革北魏政治制度,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决王子元勋。一系列行动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差距。历史上被称为“太和改革”,在北方各民族人民的整合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太和23年4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在谷塘原之行宫崩溃,享年33日。孝文皇帝,庙名高祖,葬于长陵。然而,孝文帝去世后仅25年,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了六镇反汉化起义。
孝文帝一生中有两位皇后,都姓冯。第一个女王叫冯媛,本可以坐到底,可惜她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不说普通话,也就是中文。公元490年,执掌北魏政权25年的冯太后病死。孝文帝今年23岁,开始全面推进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禁止胡服,三是语正中原,四是“不杀太子母”。大多数朝臣和贵族都反对改革。孝文帝力排众议,同时力行。还命令世界“30岁以上听其便,30岁以下听其便,全部改习汉语和中原正音,官民改穿汉人衣服,大概不可能。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朝廷官员将被罚款。冯媛女王拒绝说汉语。太和二十年七月,孝文帝不情愿地将其废为平民,在瑶光寺安顿下来。
孝文帝很快就选择了一位新的继任者冯润,废除了皇后。她迷人动人,赢得了孝文帝拓拔宏的青睐。但不久冯润患上了银屑病等皮疹,冯太后怕皇帝被感染,就把冯润送回家当尼姑。出宫后,在冯太后的安排下,孝文帝立了冯润的妹妹冯清为皇后。但孝文帝从未忘记过她。约一年多后,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守孝三年。他经常想念冯润,询问她的现状。后来听说冯润的皮疹已经治好了,便把她带回洛阳宫,封为左昭仪。
[img]337523[/img]
爱情就像洪水。如果你控制得好,你可以每年受益。如果你控制得不好,你就会遭受灾难。孝文帝,一个政治上非常聪明的君主,是一个恋爱中的傻瓜。他太痴情了。他做梦也没想到,他深爱的冯润,在养病期间,不甘寂寞,与一男侍从有恋情,私通。在冯润被任命为皇后的几年里,孝文帝常年率兵南征齐朝,在宫中待的时间很少。被冷落的冯润便旧病复发,与内朝官员高菩萨私通。这位高菩萨仪表堂堂,身体健壮,是个未净身混入后宫的假宦官,让冯润动了真情。
汝南孝文帝生病后,冯氏公开与高菩萨在宫中淫乱。纸总是包不住火,冯润和高菩萨的奸情被孝文帝知道,彭城公主向皇帝揭发了丑闻。彭城公主是北魏宫著名的美女,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冯氏的弟弟北平公冯夙一心想得到公主,公主不情愿,冯润准备让弟弟强嫁。彭城公主偷偷带着十几个侍从跑到前线向皇帝求助,并告诉冯氏后宫的丑闻。得知公主投奔孝文帝后,冯润与母常氏商量对策,常氏请女巫施法,祈祷诅咒孝文帝一病不起。
此事被小黄门苏兴寿暗中禀报皇帝。孝文帝回洛阳后,逮捕了高菩萨、双蒙等六人逐一审问,证实了事情的原因。他忍不住肝肠寸断,伤心,旅途疲惫,突然病倒。经过这次沉重的打击,孝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终于在南征途中死亡。临终前,他密诏彭城王:“我死后,恐怕没有人能制服女王。你可以用我的遗令把她送死,按照女王的礼制埋葬她。不要毁了冯家的名声。”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怎么死的?他真的被妻子气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