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李蟠带着一袋馒头参加殿试。皇帝说:状元就是你。

李盘的故事,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创新。自隋朝创建和唐朝发展完善以来,科举考试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从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到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中国科举史上共有592名状元。要知道,历年参加科举的人数很多,总数早已无法估量,而状元自古以来只有600人,状元的难得程度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自武则天开创殿试以来,状元的评选一般都是皇帝亲自考察审批的,没有足够的才能和能力,绝对不能吸引皇帝的注意。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学生通过另类行为吸引了皇帝的注意。清朝康熙时期,有一位传奇考生。虽然他在科举最后一关的殿试中表现出色,见解独到,但康熙皇帝终于下定决心,用朱笔勾选出他是新科状元郎,或者他把36个馒头带到金殿参加考试。考生名叫李盘,字仙李,字根庵,名叫莱溪,江苏徐州人,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丁丑科状元。

在清代,殿试只是对候选人进行排名,不会废除举子,能杀千军万马,走到金殿策问的殿试,足以说明考生的实力。为了避免考生因饥饿而出现异常,同时为了节省宫内开支,朝廷特许考生可以将食物带入宫内参加考试。李盘的家庭很穷,不能像其他富裕的候选人一样携带各种精致的零食,所以他想出了一种方法,那就是携带一个大麻袋进入宫殿考试,麻袋自然不是文学四宝藏,考试宝藏,但足以满足饥饿填满36个白馒头。

从宫廷侍卫、考官到其他考生,看到李盘的举动都非常惊讶。毕竟,整个科举考试史上没有这样夸张的举动。虽然伤害很大,但考场的规则毕竟没有限制。李盘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带着白馒头进入了考场。这种爱既省钱,又引起考官的注意,不得不称赞其独特的行为。答卷分发后,李盘拿起笔回答。然而,虽然他的写作很整洁,但速度太慢了。当所有的考生都完成了交卷时,李盘还没有完成,甚至拿出馒头,边吃边慢慢写。

[img]337242[/img]

临近黄昏时分,李盘还没有答完试卷,此时宫门将落,康熙皇帝也终于忙完政务,前来观看举子应试情况。看到殿里只有李盘一个人专心审题答卷,康熙皇帝有点生气,以为考官徇私舞弊,为这个寒酸破碎的举子打开后门,延长考试时间。然而,康熙皇帝看了李盘的试卷后,却看到了李盘未完成的试卷。他对清军政、官治、河防靖条的答对见解独特,组织清晰,符合现实。因此,康熙皇帝对李盘印象深刻,想看到他的最终答案,所以他命令考官在阅卷完成后将排名结果与李盘的答案一起呈现。

看完李盘最后的试卷后,康熙皇帝非常满意,立即提升了他的排名,任命他为新科状元,并授予翰林院修编。康熙皇帝后来得知李盘带着36个馒头入宫考试,也忍不住笑了笑,称之为“糕点状元”。与李盘同科的探花郎得知其事迹后,甚至在荣恩宴(即琼林宴)上给李盘写了一首诗:“看重彭城郡,名高进土科。江勃的外表很好,刀笔像萧何。木下还有孩子,虫边还出番。一般来说,很难学,36个蛋糕。”

[img]337243[/img]

李盘高中状元后入朝为官,但事业并不顺利。康熙38年(公元1699年),李盘主持顺天府乡试不利,因《通天榜传奇》被判入军奉天(今沈阳)。三年后,康熙皇帝出游奉天,免除李蟠罪,送回家乡。后来康熙皇帝南巡时,还想用李盘,但李盘无意再仕,不得不放弃。回到家乡后,李盘闭门着书,不问世事。雍正六年四月病逝,享年七十四岁,埋于徐州城南焦山东麓。


李蟠带着一袋馒头参加殿试。皇帝说:状元就是你。李蟠带着一袋馒头参加殿试。皇帝说:状元就是你。

,,,,,

  • 咸丰皇帝是怎样的皇帝?为何说咸丰特别好色
  • 有书记载,咸丰不顾兵败割地赔款,国家陷于危难之中,躲在热河行宫寄情于声色,聊以自娱,自我麻醉。他有所谓汉女四春:牡丹...

  • 清朝同治皇帝有儿子吗?谁是同治皇帝的儿子?
  • 同治皇帝是慈禧的儿子和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吗?同治皇帝有儿子吗?如果是这样,同治皇帝的儿子是谁?是光绪皇帝吗? 同治皇帝...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