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年,在姚崇、宋静等人的帮助下,大唐帝国正在一步步走向辉煌时代。有一天,唐玄宗突然接到南方的急奏,说安南蛮渠首领梅叔鸾起兵反叛。
张说,老梅于8月起兵,不仅自称“黑帝”,还聚集了32个州的兵马,还聚集了林邑、真腊、金邻等国家。他们有40多万人,占领了海南,占领了安南府。有一段时间,他们有点傲慢。
太棒了!唐玄宗致力于建立大唐帝国,怎么能容忍分裂?经过仔细考虑,唐玄宗派宦官杨思旭率兵平叛。
杨思旭来自广东,从小进宫当太监。唐玄宗还是临沂王的时候,杨思旭就跟着他。唐隆政变期间,杨思旭也参与其中,因此被提拔为左监门卫将军。
派杨思旭平叛,一是杨思旭是岭南人,对当地比较熟悉,二是杨思旭有军事天赋。虽然杨思旭是宦官,但唐玄宗在唐隆政变中已经看到了他的能力。
杨思旭奉命到达岭南后,在当地招募了10多万少数民族士兵。之后,他和安南都护府大部分护光楚客一起,沿着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开辟的故道,从合浦出发,沿海进入。他们随山开路,遇水搭桥,很快就出现在梅叔鸾面前。
老梅简直傻了,朝廷的军队是从天而降的吗?他根本没有准备,无奈之下,只好束手就擒。
杨思旭不礼貌地砍了梅叔鸾的头。叛军没有领袖,不战而败。杨思旭指挥他的人马,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把叛军杀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安南的叛乱是平静的。这是杨思旭第一次成功平叛。接下来,他的军事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展现出来。
开元十二年七月,五溪蛮首领行章叛乱。唐玄宗把6万人交给了杨思,让他去黔中平息叛乱。杨思没有辜负唐玄宗的厚望,他抓住了行章,杀死了3万多名叛军。
杨思旭凭借自己的军事成就被唐玄宗提拔为辅国将军。辅国将军是二品官员。唐代法律规定,宦官水平不得超过三品,但唐玄宗为杨思旭破例,可见他的信任。
今年11月,唐玄宗东封泰山,杨思旭担任护驾任务,封禅结束后,被封为郭国公。
开元14年正月,永州少数民族首领梁大海叛乱。唐玄宗又把叛乱任务交给了杨思旭。杨思旭这次打得有点艰难。军队长途跋涉,不熟悉地形。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他终于在12月平息了叛乱。杨思旭活捉了梁大海,消灭了叛军的所有余党,然后凯旋而归。
开元16年正月,春州少数民族首领陈行范与广州少数民族首领冯林、何游鲁一起反叛。陈行范自称天子,何游鲁自称定国将军,冯林自称南越王。他们攻城掠地,占领了很多地方。
杨思旭再次临危受命,带兵平叛。
今年12月,杨思旭到达春州后,一战生擒叛军将领何游鲁、冯林,并将他们斩首示众。陈行凡看到情况不好,逃到山洞里躲了起来。杨思旭哪一个愿意让叛军首领跑?他下令追捕和拦截,但他从山洞里活捉到了陈行凡。杨思旭再次赢得了平叛。
杨思旭四次平叛成功,不仅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也是因为他的性格。他果断凶猛。每次他俘虏敌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被剥皮。这样残忍的手段使将军在报告工作时不敢抬头看他,士兵们也服从他。这也是他战无不胜的原因之一。
杨思旭不仅对敌人凶残,而且对犯错的同事毫不留情。有一次,牛仙童出使幽州,接受了刺史贿赂。唐玄宗知道后非常生气,让杨思旭杀了牛仙童。杨思旭让人们挖出牛仙童的心,砍掉他的手脚,割下他的肉生吞下去。如此残酷的场景让胆小的宦官忍不住捂住眼睛。
与后来专横的宦官相比,杨思旭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未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他一直忠于唐玄宗和唐朝。可以说,他是唐玄宗最信任的宦官之一,也是唐朝一代著名的将军。
杨思旭:与高力士同名的宦官,曾平定四次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