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九子夺权”中最聪明的?十三阿哥胤祥有什么特别之处?
“九子夺权”是一个常见的话题,但它经常有不同的发现和经验。研究历史有时就像打麻将一样。它们都是那些牌,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排列和组合。此外,即使是同一张牌,同一张牌,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结局,学习历史也有这样的魅力。
今天要讲的人物,之前必须涉及到“九子夺权”这个话题。然而,他在夺权过程中似乎“戏份”最少,但却最为后人所熟知。今天,他打算单独列出自己的事迹。这个人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爱新觉罗——尹祥。后人习惯称之为“十三爷”。
[img]335232[/img]
上图_ 九子夺嫡
翻看历史典籍,你会发现胤祥的事迹在“大家伙”忙于争宠夺权的时候“消失”了,但是查事迹很少。胤祥成了这一时期“无所事事”的闲散宗室。然而,如果我们向前追溯,不难发现“胤祥”这个名字经常出现在各种文件中,更不难发现康熙皇帝对他的爱。再往后看,到了雍正朝,胤祥政绩斐然,是雍正朝的重要人物,绝对是雍正皇帝最信任、最依赖的大臣,没有一个。那么,这样一个神秘而伟大的胤祥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他的人生有哪些值得后人借鉴的过人之处?
正如前面提到的,尹祥在夺权时很少能查出事迹。雍正帝的日常生活中只有一句话,大意是怡亲王(尹祥)二哥尹仁的事件涉及其中,但康熙皇帝很快就原谅了尹祥。就这样一句话,但放在那个危险的时期,足以让人“无限遐想”。
[img]335233[/img]
上图_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4月16日至1730年5月4日)
胤祥所谓的“牵连”惩罚应该被宗人府禁止,并在短时间内释放。事实上,胤祥并不是唯一一个因为“第二兄弟”的牵连而被囚禁的人。第三个孩子、第四个孩子(雍正皇帝)和第五个孩子都被囚禁了。后来,经过调查,这三个人是无辜的,并被释放。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康熙皇帝对儿子的警惕性是前所未有的。
至于康熙皇帝对胤祥的“宽恕”,仅限于没有终身囚禁,但他从未理解胤祥。康熙48年大封皇子时,之前被禁止释放的胤禄、胤祺、胤祺都被封为王子,甚至连“噩梦王子”的“从犯”老八胤都复立了贝勒。在康熙皇帝不重视的老九胤和年轻的老十四胤都被封为贝子的情况下,胤祥没有被封为任何头衔,这反映了康熙皇帝对胤祥的厌恶。
也许正是这样一个人生低谷,铸就了胤祥虚怀若谷,与世无争的性格。也正是这样的性格,使胤祥一生成就。
上图_ 十三王子行乐图 (胤祥)
“熬过”康熙末年的低谷,雍正初期,胤祥的人生从低谷变成了巅峰。雍正皇帝一上位,最重要的人事任务之一就是晋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任命他为四位总理王大臣之一,负责户部。雍正皇帝虽然早就封藩建府,但一向低调谨慎的胤祯自己人并不多,所以胤祥可谓临危受命。
自古以来,许多身居高位、被皇帝捧上天堂的人物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更不用说雍正初期的“三巨头”隆科多和年羹尧了,他们没能摆脱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然而,胤祥始终被光环笼罩。他不得不佩服胤祥,惊讶胤祥是怎么做到的?其实总而言之,胤祥的人生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谦虚。
[img]335234[/img]
上图_ (和硕怡亲王)胤祥的奏折
虽然尹祥身居高位,但没有多少历史资料可以留下尹祥做出任何决定。这说明,虽然尹祥成为雍正初期最依赖的大臣,但他没有任何违规行为。他只负责提出意见,决策权永远留给皇帝。此外,由于尹祥工作认真,成绩优异,雍正皇帝自然会奖励尹祥。
然而,面对兄弟们的各种奖励,尹祥的第一反应总是尽力拒绝。据说君主有“帝王心术”。事实上,大臣们不是吗?这种拒绝使兄弟们始终对自己有一种欠债的心理。雍正皇帝是一个爱恨分明的人。他心中欠的越多,他就越需要加倍补偿。这也是尹祥能够始终“站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img]335235[/img]
上图_ 佟佳·隆科多(-1728年)
另一方面体现了胤祥谦虚的是不结党营私。
年羹尧和隆科多基本上都倒在了结党营私上。古代皇帝,尤其是清朝皇帝,最讨厌大臣们结党。康雍乾三朝的主要目的是打击结党?尹祥对结党相当忌讳。
然而,雍正皇帝主动帮助尹祥拉结派,这与结党营的私防作风大不相同。在打击年羹尧和隆科多的过程中,为了瓦解年、隆集团,深知官场之道的雍正皇帝主动为那些结党年、隆的官员找到了“大腿”。这条“大腿”就是易亲王尹祥。
如果不是100%信任尹祥,聪明的雍正皇帝就不会这样做。然而,尹祥的做法是以皇帝的友谊为友谊,以皇帝的仇恨为仇恨。只要他找到了人才,他就永远不会赢得人们的心。事实上,尹祥向雍正皇帝推荐了许多人才。他最近的部长李伟和他的继任者国王尹丽都是尹祥推荐的最重要的部长,但他们是“十三大师”吗?不是。
[img]335236[/img]
上图_ 雍正皇帝的雕像是在允礼所制作的
胤祥谦虚的最后表现就是懂得急流勇退。雍正八年,为雍正皇帝工作了八年的胤祥不幸去世,年仅44岁。在卧病在床期间,胤祥给雍正皇帝上了一份安排自己背后事务的奏折,算是遗嘱。他在遗嘱中特别强调了两点∶
首先,所有的安葬礼制绝对不能超越亲王的例子;
第二,自己死后,小儿子(直接出来)洪晓继承了怡亲王爵位。
第一点很容易理解,不要做“特殊化”是为了不给别人留言。当然,如果皇帝坚持要做特殊的事情,我的尹祥就不在了,这与我的个人意志完全无关。
其实这第二点的目的和第一点差不多。当时他的小儿子洪晓只有九岁,九岁的孩子继承王爵是不可能参与政治的。尹祥的意思是,尹祥的后代远离政治中心。其实在尹祥的心里,子孙后代很幸运能保住这个头衔。
[img]335237[/img]
上图_ (和硕怡亲王)胤祥印章 满汉文
雍正皇帝怎么能不知道尹祥背后安排的好意呢?第二点,雍正皇帝遵循尹祥的意思,命令“我弟弟的儿子洪晓袭击了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是弗替。
如果我加上我哥哥的恩典,我的后代就不能随意减少。雍正皇帝特别被称为“我的兄弟”,然后被称为“我”。可以看出,尹祥在雍正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是“先兄弟后君臣”,这在集权制达到顶峰的封建社会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例子。“怡亲王的头衔”也成为清朝第九个“铁帽王”。
至于第一点,感到悲伤和内疚的雍正皇帝无法同意。事实上,尹祥的葬礼制度远远超出了亲王的常规。如果不是因为尹祥的远见,这些所谓的越制宠物可能会成为子孙后代的麻烦。
[img]335238[/img]
上图_ 与硕怡亲王墓 (胤祥)
此外,事后证明,尹翔的谦逊不仅拯救了他自己,也拯救了他的儿子。乾隆皇帝上台后,他不仅对十三叔说了很多话,还对表弟洪晓说了几句话,故意压制他。他不安分的儿子洪昌和洪磊最终卷入了政治风暴。幸运的是,他们依靠父亲的脸,没有失去生命。
事实上,胤祥为什么能如此自知之明,又能如此先见之明?简而言之,谁还不知道谁是皇帝心术修炼的人!
【九子夺权】谁是最聪明的?十三阿哥胤祥有什么特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