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梦庚的故事,
说到吴三桂和孙可望,很多熟悉明末清初历史的朋友都非常讨厌这些为了私利而变节的叛徒。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左梦庚也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他的变节投敌直接导致了南明洪光小朝廷的灭亡。
左梦庚,祖籍山东临清,父亲是南明将军左良玉。左良玉原本是兵部侍郎侯勋的仆人。有一次,左良玉醉酒失去了金杯。侯勋没有责怪左良玉。而且,左良玉武功出众,能力出众。他被提拔为一名将军,所以左良玉发财了。
1628年,左良玉因涉及宁远卫兵而被朝廷治理,最终转移到昌平总督侯迅手下。侯迅欣赏左良玉,并要求他担任副将军。左良玉在与后金的战争中多次立功,最终因军事成功成为统一将军。左良玉感谢侯迅。
左良玉被崇祯调到河南镇压农民起义军。左良玉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邓奇、曹文诏等人死后,左良玉成为中原最强大的明军指挥官。然而,虽然左良玉有将军的才华,但他自尊,拒绝接受调度。为了赢得此时已经是总兵的左良玉,杨思昌推荐他担任平贼将军。兴奋的左良玉在玛瑙山战役中击败了张献忠的主力军,俘获了张献忠的妻妾和军师潘独鳌。
左良玉因立勋,加王子少保,但左良玉自尊,拒绝接受调度,坐视张献忠攻打襄阳。在1642年朱仙镇之战中,左良玉被闯王李自成击败。从那时起,害怕敌人的左良玉开始支持20万支军队,退守九江自我保护。
[img]333753[/img]
1644年,为了激励左良玉,崇祯下令将他命名为宁南伯,左良玉之子左梦庚为平贼将军,并承诺只要左良玉能从张献忠手中收复武昌,左父子就会世代守卫。左良玉上书表忠诚,结果没等回复,就听到北京被李闯破,崇祯皇帝殉国的消息。江北四镇拥立福王朱由松,左良玉因攻下并驻武昌,被排除在决策权之外,朱由松为了拉拢他,进爵左良玉为宁南侯。
偏安一角的弘光小朝廷,不思进取,党争不断,内讧频发。江北四镇主将互相攻杀,不以国事为念。左良玉年纪大了,身体衰弱,不想收复中原,只贪图享乐,招兵买马,占领武昌后,整天喝酒玩乐,只求自我保护。左良玉总部的精英都被李自成淘汰了。后来,他们抚养了被抢劫的乌合之众。虽然人数被称为80万(实际兵力约为20万),但战斗力较低。为了赢得人们的心,左良玉默默地看着他们的军队在民间掠夺“孩子们的金丝”。
左良玉的恩人侯勋是东林党人。虽然侯勋此时去世了,但他的儿子侯方域(也是桃花扇的男领袖)作为复仇者联盟的领导人,与马士英和阮大成势不可挡。左良玉也受到了影响,与洪光小朝廷的东林党人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士英和阮大成担心左良玉会成为东林党的外援,所以他们建造了一个板机城,以防止左良玉。
左良玉的好友黄舒被红光皇帝任命为监狱军。他对马士英和阮大成不满意,当面顶撞。黄舒回到武昌后,朝廷派金衣卫骑马,闯入左良玉军,逮捕黄舒。左梦庚拔剑,将骑马砍在将军的舞台下。杀死了朝廷派来的骑马,冒犯了马士英和阮大成。此时,左良玉也有取代江北四个城镇的野心,建立了一个新的国王,并控制了政府。
于是,1645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左良玉在武昌誓师起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向南京进发。虽然驻防九江的总督袁继咸是东林党人、左良玉的好朋友,之前被马士英诬告,但袁继咸以大局为重,坚决反对左良玉的反叛。左良玉看到袁继咸令人敬畏,无法强迫,于是把他还给了九江。他不知道左良玉的部门不会改变小偷的心,纵火掠夺。看到九江的火,病重的左良玉为老朋友感到难过,于是吐血死亡。
左良玉全家在徐州被兵变杀害,身边只有儿子左梦庚。左良玉的部长秘密没有丧葬,推荐左梦庚担任统军元帅。左梦庚统军攻打安庆、池州,兵犯在南京门户采石,但被黄成功击退。南明洪光的小朝廷内耗不断,清廷收获渔利。清军兵锋直接指向淮南,小朝廷离心离德。关键时刻,江北四镇发生内讧,叛徒徐定国杀害兴平伯高杰后投清。
督师史可法在扬州英勇殉国,东平伯刘泽清、广昌伯刘良佐变节投敌,靖南伯黄功力战殉国,江北四镇瞬间崩塌。驻扎在九江的左梦庚知道自己威望不高,难以服众,进退不得,焦虑不安。
此时,有消息称,豫亲王多铎突破南京,弘光小朝廷灭亡,英亲王阿济格率领1万人,即将到达九江。左梦庚和部长都有降清的意图。他们首先诱捕了总督袁继咸,并把他当作见面礼物送给了阿济格。袁继咸被俘后,他发誓要死,要勇敢。
贪生怕死的左梦庚率领号称80万(其实20万)的军队向清廷投降,摄政王多尔根大喜过望。设宴款待左梦庚,命他隶汉军正黄旗,加官赐爵。他在乾隆时被封为一等子爵。马金忠、王允成、卢鼎等不愿降清的下属率领残部转投何腾蛟抗清,但南明从此完全失去了翻身的资本。
左梦庚:摧毁南明叛徒的危害堪比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