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的故事,
自古以来,宦官就像大海一样深。如何长期保持高官的财富,其实是一门非常深刻和神秘的艺术。只有懂中庸之道,难得迷茫的人才能做到。这种人往往被称为“不倒翁”。中国古代政坛上有许多“不倒翁”,其中最著名的是历仕五朝十一帝的五代名相冯道。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唐末五代,还有一个比冯道更厉害的“不倒翁”。这个人,就是历事六朝十五帝的宰相杨凝式。
[img]333516[/img]
杨凝的字景,虚白,华州华阴人,出身几百年名门望族—华阴杨氏(又称弘农杨氏)。他的父亲杨涉曾在唐朝和后梁担任宰相,受到后梁太祖朱文的礼遇。杨凝风格不仅出身高贵,而且才华横溢。他不仅写了一篇精彩的文章,而且精通书法、诗歌、绘画和音乐。杨凝式凭借出众的才华,年纪轻轻就考上了进士,晚唐侍奉昭宗李烨、哀帝李珍,官至秘书郎。
杨凝出身于一个世家大族,出生在一个世家,钟鸣鼎食。他对唐朝充满了极大的忠诚,对朱温篡夺唐朝时杀害皇帝、屠杀皇族公卿的行为感到愤慨。@ 当唐哀帝被迫“禅宗地位”,并派杨涉携带玉玺交给朱温时,杨凝非常羞愧和愤怒,无情地指责父亲为了荣誉而出卖国家。这确实是一个侮辱祖先的英雄名字。几千年后,它将被世界鄙视。
杨涉言大惊,迅速斥责儿子说:“混小子,你想让杨家灭门吗?杨凝式见父亲如此恐惧,明白他的苦难,只能不停地叹息。事后,杨凝式向现实低头。为了防止朱温怀疑自己给家人带来了灾难,他干脆开始装疯卖傻,于是得到了“杨疯子”的绰号(“凝式恐事泄,现在就装疯,时人称之为“杨风子”。见《旧五代史·卷128》,引用《唐国史补》)。
朱温礼貌杨涉,也青睐杨凝式。篡位后不久,他提升了官职。后梁一朝(907-923年),杨凝式获得魏王张全义(朱温有效干将,河南尹、河阳节使)、在总理赵光裔的支持下,他先后为太祖朱温、废帝朱友贵、末帝朱友贞服务。最后,官员们来到了吉贤殿的直接学士和考官外郎。虽然官方产品不高,但他们有很强的权力。
唐朝成立后,杨凝的仕途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继续被庄宗李、明宗李思远、李从厚、末帝李从可任命。他被任命为事件和历史博物馆。他曾被提升为知识制度专家,负责起草法令和参谋国政,权力相当大。然而,杨宁风格深知“伴君如虎”的道理。一旦他发现情况不好,他就会反复提出装疯卖傻的“绝招”,这样他就可以安全地度过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全身而退(这样的记录在《旧唐书》中随处可见)。
杨凝式因为看不起后晋高祖石敬堂的行为,在他称帝期间,只做了一两年的太子宾客,便托病辞职,随后在洛阳闲居。杨凝辞官后,经常对时事发表尖锐的评论(“闲居伊洛之间,肆其狂逸,多抗违。“引文同上),但人们认为他疯了,所以他们不认真对待他。出帝石重贵即位后,杨凝式因生活尴尬入朝求官。出于对他的尊重,首相桑维翰奖励了他一个高等虚职(正品),王子少保。
后晋被契丹灭亡后,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幻想成为中原皇帝,但在中原军民的激烈反抗下,被迫撤军北返。契丹军撤离后,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趁机南下,在汴梁建国称帝,史称后汉。虽然立国只有4年(947-951年),但后汉经历了两位皇帝:高祖刘志远和隐帝刘承佑。在此期间,杨凝式继续留在朝中,担任少师、少师等职务。虽然他没有实权,但他是一个极端的大臣(都来自一个产品)。
周太祖郭威杀王篡位后,杨凝式自知自己没有为新君做出贡献。在为他服务了几天后,他以疯狂复发、老年和疾病为由辞职,并以右仆人的显著身份回到了家乡。周世宗柴登基后,他欣赏杨凝式的才华。此外,后者熟悉政治事务,所以他召回了朝廷,崇拜他为左仆人射杀(首相)的实际职责,并增加了王子和王子的头衔。到目前为止,杨凝式终于实现了期待已久的首相梦想。
尽管杨凝式成为宰相,但由于年龄过大,精力不足,不可能很好地帮助柴荣治国,难免让后者大失所望。有鉴于此,杨凝入朝不久,便非常有趣地辞去宰相职务,然后回家养老。显德元年(954年)冬,历事6朝15帝的杨凝式病逝于洛阳,终年82岁,死后被追为太子太傅。随着杨凝式的去世,属于他的传奇生活结束了。
杨凝式:6朝15帝之后,他装疯卖傻,成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