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石虎杀帝夺位,他的后代自相残杀

今天给大家讲石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公元330年,耕奴出身的石勒建立了后赵。在石勒平定中原建立后赵的过程中,他的养子石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石虎勇敢,武功过硬,天性残忍,爱杀人。每次他攻下一座城市,他都会杀死城里所有的人。石勒称帝后,石虎被封为太尉和中山王。石虎的儿子也拜官封王,身居高位。

但石虎并不满意。

石虎看到石勒把大单传给儿子石弘,怀恨在心,对儿子石深说:“是我为赵赢得了世界,但上帝把大单的位置传给了乳臭未干的孩子。当我想到这件事时,我非常生气,无法入睡。等待

上帝死后,我永远不会把后代留给他!”

石勒对此一无所知。

两年后,石勒临终,告诉石虎:“你要想想周公、霍光辅佐幼帝的故事,千万

不要让后人说闲话。"

石虎表面上答应了,但石勒的骨头并不冷,所以他命令石深带兵控制宫廷,吓得年轻的主人石红迅速表示愿意把王位给石虎。石虎担心操之过急会让所有人都叛逆和亲离,假装说:

“天子死了,太子立了,我不能打破这个规则。”

石宏还是不敢立场,反复推让。石虎怒吼道:“如果你不能当皇帝,世界就会有自己的公论,何必絮叨呢!”

石宏立为皇帝后,石虎自担丞相、魏王、加九锡,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石虎的儿子和亲信都被委以重任,控制着实权。

两年后,石虎撕下假面具,逼着石弘让位,然后幽禁了石弘兄弟,很快就把他们都杀了。

石虎立石是太子。

出乎意料的是,石深更残忍地放荡,杀人取乐,把人肉和牛羊肉一起煮,送给大臣们品尝。

石虎把石雕当作王子,但他也非常爱他的另外两个儿子石宣和石涛。石深视兄弟为敌,恨父亲。他向大臣李燕声称,他将杀死父亲,夺取王位。

[img]333303[/img]

有一天,石深突然说他没有去朝廷。事实上,他在大臣李燕家喝醉了,威胁要杀死石宣。李燕试图说服他,石深放弃了。石虎听说王子病了,就派了一位女商人去看望他。石深一看到,他就用剑刺伤了他。石虎得知他很生气,抓住了李燕进行审问。李燕不得不把真相和盘托出来。石虎立即关押了石深。虽然石深被禁,但他仍然目中无人。

石虎非常生气,下令杀死石深和他的妻子、儿子、家仆26人,塞进棺材草埋。

石虎又立石宣为太子,加封大单于,同时又将石韬封为太尉,让两人轮流执政。

然而,为了争权夺利,两个儿子终于开始骨肉相残。有一次,石宣对亲信人说:

“你们谁杀了石韬,我就把石韬的封土全给他。等主上来吊丧,再见机行事,杀了主,世界就是我们的!”

果然,那天晚上,石宣的亲信杀了石韬。

石虎听说石涛被杀,果然要去丧葬。大臣们害怕意外,试图劝阻,石虎放弃了去吊丧的念头。石宣谋杀石虎的计划破产了。

石虎怀疑石宣杀死了石涛,并监禁了石宣。不久,凶手终于被抓获,证实石涛确实被石宣杀害了。石虎非常悲伤和愤怒,命令用铁环穿透石宣的下巴,锁在地上,把食物搅拌在一个大木槽里,让石宣像猪和狗一样吃。

他命令两个宦官把石宣吊到木杆上,砍掉手脚,刺伤眼睛,剖腹开膛,然后点燃柴堆,把石宣烧成灰烬。

石虎还不解心中之恨,又下令杀死石宣的妻子、儿子九人,300名卫士、50名宦官全部被车裂。

石虎处死了两个自己的儿子,他也受到了极大的刺激,精神完全崩溃,很快就死了。

石虎死后,几个儿子仍然互相残杀,争夺权利和利润。石石即位一个月零三天,被哥哥石遵杀死。石遵在位仅半年,被弟弟石健杀死。石健在位一百零三天后,被石虎的养孙冉闵杀死。

就这样,石家自相残杀,石家后赵政权也被摧毁。


石虎杀帝夺位,他的后代自相残杀石虎杀帝夺位,他的后代自相残杀

,,,,,,,

  • 史上变态皇帝石虎:带着成千上万的美女观看亲子凌迟
  • 在一般的历史资料中,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队伍是最大的,这种认识起源于两件事。首先,统一全国后,他下令要求世界上所有的女...

  • 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王如何通过三次投降实现霸权?
  • 在词典中,依靠三次投降来实现帝国霸权的牛人投降并不是一个可爱的词,它表示软弱和失败。人们总是谈论那些宁死不屈、忠于报...

  • 谁是历史上把亲子肢解烧成灰烬的恶毒皇帝?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杀子的皇帝很多,比如汉武帝刘彻杀王子刘据,武则天逼张怀王子李贤,唐玄宗李隆基给王子李英等等。作者在...

  • 史上死得最惨的太子石宣:父子仇恨的典型代表
  • 在中国历史上,王子被杀、被杀、惨死的现象很多。说到历史上哪个王子死得最惨,那就是石宣。、 后赵武帝石虎(295-349),字季...

  • 赵皇帝刘聪:为什么一夜之间失去了21个儿子?
  •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时间不长的王朝叫前赵王朝。 建武元年(公元317年)11月,此时的皇帝是刘聪,晋军将领、盘踞在洛阳的赵固...

  • 石虎:历史上最巧妙的谋朝篡位成为皇帝
  • 历史上到处都是谋权篡位,比如被迫无奈,起兵造反;皇帝无道,取而代之;对先帝的安排不满,起兵造反等等。但在五胡十六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