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赵匡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宣慈符皇后俗称“小符皇后”,是五代名将魏王的次女,姐姐是后周世宗柴荣的第一任皇后宣义符皇后(俗称“大符皇后”)。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年仅25岁的大福皇后去世。由于儿子柴宗训年轻无人抚养,柴荣将姑姑纳入宫中,并迅速将她列为皇后。三年后,周世宗去世,柴宗训继位为帝,而小符氏则以太后身份临朝摄政,但不到一年时间,就被赵匡胤夺走了。
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尊敬小符氏为周太后,对她很有礼貌。宋太祖去世后,小福氏是宋太宗的姑姑(傅彦卿的第三个女儿嫁给了宋太宗),并继续受到礼貌。然而,由于柴宗训此时死亡,难免会有出生的念头。正因为如此,宋太宗即位后不久,小符氏便出家学道,号称玉清仙师。春化四年十月(公元993年),小符皇后病逝,终年62岁,宋太宗闻讯后,以皇后之礼下葬。
[img]331922[/img]
小符被尊为周太后,受到宋朝的礼遇
在历代亡国君中,后周恭帝柴宗训是最冤枉的。他在位时没有失德,祖先都是道明君。他失去了国家,完全被赵匡胤逼迫。正因为如此,赵匡胤登基为帝后,心里大概感到羞愧,在降封柴宗训为郑王后,对他极为礼貌。不仅如此,赵匡胤还立下了遗训,规定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即使犯了谋逆罪,也只能在狱中自杀,不能在市曹上刑杀,不能坐支属。
柴宗训退位后,被迁往房州居住,13年后因病去世,终年20岁,开宝6年(973年)。柴宗训死后,宋太祖为他的素衣哀悼,辍朝十日。他死后被命名为恭皇帝,并被埋葬在世宗庆陵旁边的顺陵(今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郭店村)。宋仁宗在位时,封周世宗柴荣的后裔为崇义公(“仁宗嘉佑四年,诏有司取柴氏谱系,在众房中推最长一人,使岁时奉周祭。"见《续资治通鉴长编》),世代相袭,直至宋朝灭亡。
制封周帝为郑王,奉周祭,正朔服色如旧,奉皇太后为周太后。皇朝开宝六年春,在房陵崩溃。今天闻到了震撼,哀悼为便殿服务,百僚进入名字安慰,寻找中使监护其丧葬。10月,他被埋在世宗庆陵的一侧。圣旨有司定邈说皇帝,陵说顺陵。看看《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
据正史记载,柴荣有七个儿子,其中长子宜哥、次子、第三个儿子(名字不明)都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杀害。第四个儿子柴宗训是亡国之君——后周恭帝,第五个儿子柴熙让下落不明。至于柴荣的第六个儿子柴熙金,有一天宋太祖巡视皇宫时被发现,宰相赵普等人建议杀了他,但赵匡胤拒绝了。事后,赵匡胤将柴熙金交给将军潘美,并让他作为侄子抚养成人。
潘美抚养柴熙成人
潘美把柴熙谨带回家,为他改名为潘唯吉,对外宣称自己是侄子。潘维吉长大后,历经宋太宗、宋真宗两朝,曾担任供备库使、天雄军驻泊都监等职务。晚年,他以生日副使的身份出使辽国,前后奉命工作。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二月,潘唯吉在雄州死亡。真宗听到这个消息后很难过,下令政府为他举行葬礼(潘唯吉的事迹见《宋史》和《随手杂录》)。
至于柴荣的第七个儿子柴熙教,根据《宋越公传》的记载,宋太祖在巡视宫殿时也被发现,他也面临着被杀的危险。然而,在大臣卢燕强烈劝阻后,他能够挽救自己的生命。后来,宋太祖把柴熙教给了陆燕抚养,并将陆燕封为越国公。几年后,陆燕回到家乡,把柴熙教带回家乡,声称自己是他的儿子。
卢燕抚养柴熙成人
宋真宗年间,卢璇凭借养父的恩阴入仕,最终官至殿前防御使,封武烈侯。陆璇在朝中当官多年,在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病逝,终年74岁。卢燕有八个儿子,包括养子卢璇,分为九个分散居住的地方,世称“九个卢”。到目前为止,在浙江省永康、武义、东阳、仙居、浦江、龙游等县市,仍有许多后人生息繁衍,成为卢姓历史上的一大盛事。
赵匡胤篡位后,如何对待后周世宗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