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认为曹操才华横溢,文武兼备,是真正的大英雄;也有人认为曹操想篡汉,阴险狡猾,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徒。然而,无论你认为曹操是英雄还是叛徒,有一件事是公认的,那就是曹操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历史人物。
曹操的出身并不平凡。他的祖父曹腾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宦官。他的父亲曹松(曹腾养子)是东汉太尉。他是朝廷首屈一指的大臣。因此,曹操作为“官三代”,在人生起点上远高于大多数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自幼胸怀大志的曹操也加入了这场权力竞争。经过几十年的竞争,曹操成功统一了中国北方,为后来的曹魏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曹操在群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他的“官三代”身份,而不是他个人能力和奋斗的结果。所以问题来了,大家都知道万事开头难的道理,曹操到底是怎么赚到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的?
中平六年九月(189年),董卓入京控制朝政大权。之后,董卓和他的军队在京师为非作恶,倒行逆施,很快就引起了愤怒和怨恨。同年12月,曹操散尽家财,得到陈留孝廉卫兹的赞助,在自己武(今河南宁陵)招募5000兵马,准备起兵攻打董卓。当然,以曹操家族的名声和地位,这五千兵马只能算是他创业的资本,与“第一桶金”相去甚远。
然而,当曹操加入联合攻击董卓的关东联军时,他发现没有人真的想出兵去找董卓,包括盟主袁绍。无奈之下,曹操决定以身作则。他带领军队挑战董卓。结果,由于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曹军遭受了巨大的失败。曹操剩下的5000名士兵和马匹很少,甚至他自己也差点在战场上丧生。
曹操对董卓的第一次讨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他也受到了济北相(济北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南部)鲍信的尊重,这已成为曹操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当时兖州北部有土匪混乱,地方官员无法平静下来。曹操带兵迅速平定了土匪,于是袁绍干脆做了一个顺水人情,推荐曹操做东郡太守(今山东省新县)。
初平三年(192年),黄巾军进入兖州,兖州刺史刘岱被贼兵杀害。此前一直很欣赏曹操的鲍信说服了刘岱手下的人,欢迎曹操为兖州牧羊人。当时活跃在兖州的黄巾军有几十万人,但都是乌合之众,战斗力不大。曹操代表兖州牧后,与鲍信共同攻打黄巾军,一举将其打平。不幸的是,鲍信在这场战斗中死亡。
[img]331853[/img]
在平定兖州黄巾军后,曹操将大量投降的黄巾军全部收集到自己的军队中,并仔细练习。由于这些黄巾军最初是从青州逃出来的,曹操把这支军队命名为“青州士兵”。
青州士兵数量众多,主要是缺乏组织和严格的训练。经过曹操的一番整编,青州兵迅速脱胎换骨,成为战斗力强的军队。而代表兖州牧的身份又让曹操拥有了自己的地盘。此后,曹操在兖州采取军屯与民屯并举的方式,用军事化管理农田耕种,迅速大丰收。曹操有了根据地,有了兵马,有了粮草,就这样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参考资料:《三国志》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曹操是怎么赚到第一桶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