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吴王夫差没有入选春秋五霸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关于“春秋五霸”的历史有很多说法,其中有两种说法得到了很高的认可。在《史记索隐》中,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是春秋五霸。在《荀子王霸》中,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和越王勾践是春秋五霸。因此,对于君主吴王夫差来说,春秋五霸的讨论并没有包括在内。
夫差(约前528-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合鹿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对于吴君主夫差来说,他在位期间连续击败了越国和齐国。那么,问题来了。吴王夫差在位时,为什么不能入选春秋五霸?
一
@ 根据《春秋》、据《史记》等史料记载,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于夫椒战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这场战争奠定了吴国的霸权,但吴王夫差听了反派的话,放赦了勾践,与越国通好。尽管此后吴国出击齐国大获全胜,但也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夫椒之战后,吴王夫差在艾陵之战中击败齐国,全歼10万齐军。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大规模彻底的围歼战。在一定程度上,艾陵之战也为战国时期的围歼战争提供了参考。比如白起等名将指挥的战役,就是典型的围歼战。
凭借这两场战斗的胜利,吴王夫差的威望达到了顶峰。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军队北上,在黄池与诸侯联盟,希望实现统治诸侯的目标。然而,在这次联盟中,夫差和晋定公争夺联盟领袖的位置,后者成为了联盟领袖。
二
因此,很明显,在诸侯会盟中错过盟主的宝座,无疑是夫差没有入选春秋五霸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霸主,在诸侯会盟中被推荐为霸主的加分项。例如,前681年,齐桓公召集宋国、陈国、蔡国、诸国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再比如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当时在衡雍附近,现在在河南省),晋、鲁、齐、宋、蔡、郑等国参加了会盟,晋国被推为盟主。
@ 对于吴王夫差来说,如果能在黄池会盟中被推荐为盟主,无疑会成为他入选春秋五霸的加分项。值得注意的是,在黄池会盟中,吴王夫差是越王勾践偷袭自己的后方,于是匆匆回去,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晋国争夺盟主地位。
三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军队北上,在黄池与诸侯联盟。勾践趁吴国精兵出国,突然袭击。夫差在外很久了,士卒都累了,就派使者带着礼物和越国谈和。虽然越王勾践暂时同意了吴王夫差的谈判和请求,但勾践在公元前476年再次攻打吴国。公元前473年11月,越国击败吴国,吴王夫差自杀,吴国彻底灭亡。
因此,很明显,吴国正式在吴王夫差手中灭亡。吴国的灭亡显然与吴王夫差的军国主义和妇女仁慈有直接关系。例如,在胡椒之战中,获胜的吴王夫差并没有切断越国的根源,这给了越王勾践一个尝试勇气的机会,从而为吴国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四
@ 再比如吴王夫差在位期间,与齐国、楚国、晋国等大国争霸,不仅消耗了吴国的国力,也没有给吴国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因此,陆贾曾说:“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曹操还批评吴王夫差连年兴师动众,不知道如何休养。在曹操看来,“武者灭,文者死,夫差,偃王也是。圣贤之于兵也,而时动,不得已而用。”
综上所述,吴国在吴王夫差手中灭亡,@ 虽然吴王夫差有南压越国、北击齐国的战绩,但这个结果是无法掩盖的。仅此而已,吴王夫差不适合入选春秋五霸。对于春秋五霸来说,大部分都是推向各自的诸侯国,而不是自取灭亡。从这个角度来看,任命伍子胥、孙武等人才,重创楚国为吴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吴王合鲁,无疑是非常合理的。
吴王夫差连续击败越齐 为什么他没有入选春秋五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