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中的第一位,曾国藩书生率领军队,弃文从武。“一不小心”创造了攻灭太平天国的无与伦比的成就。他加上太子太保,封爵一等,世袭无替,赏戴眼花羽,进入人生巅峰。
曾国藩以勇敢而闻名,没有人害怕。然而,一切都有例外。曾国藩非常害怕著名的太平军将军,甚至在看到他时绕道而行。这是怎么回事?
[img]328198[/img]
1860年以后,太平天国受到“天京事变”和清军多年打击的影响,出现了衰落的痕迹。许多人都很高兴。他们认为,太平天国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但迟早会有问题。
然而,就在大家都认为太平天国即将走向穷途末路的时候,太平军名将石大凯带领不到200人的残部离开天京(今南京),前往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包围了大量的清军。
1962年,石大开率领军队进入四川,使清廷再次感到震惊和不安。四川盆地繁荣富裕,易于防御和攻击。如果石大开在四川建立了根据地,它将呼应天京遥,成为清廷的一个大问题。正如著名湘军将军胡林毅所说:“西蜀的财富是两淮的五倍,江西的十倍,湖北的二十倍。。。失去蜀是一场灾难,保护蜀是一场灾难。”
为了阻止石达开在四川建立根据地的想法,清廷命令曾国藩进入四川,参与石达开的追捕和拦截。
[img]328199[/img]
出乎意料的是,曾国藩以安徽战争吃紧为由,拒绝了清廷的调兵遣将。
安徽战争紧张吗?紧张。然而,曾国藩和曾国权在1861年赢得了关键的安庆战争,恢复了重要的军事城镇安庆。安徽湘军的局势一天比一天好。如果曾国藩从湘军抽调部分到四川,就像他安排左宗棠率领部门到浙江一样,这并不难,对安徽战争的影响也很小。
曾国藩没有说出真正的原因。事实上,曾国藩曾经遭受过石达开的巨大损失,不敢再激怒他,以免毁掉他一生的名声。
那是七年前的事了。1855年春天,曾国藩和石达开在湖口展开了激战。
在此之前,曾国藩率领湘军收复了岳州、武昌、汉阳等地,杀死了曾天养,一时自满,仿佛是清廷抵抗太平军的“中流砥柱”。
相比之下,石达开的名声并不响亮。虽然石达开主持了许多重大军事行动,但在清军收集的情报中,石达开没有存在感。曾国藩认为敌情汇总的《贼情汇编》毫不掩饰地评价石达开是一个没有智慧的“铜臭孩子”。
[img]328200[/img]
有了这样的先入为主,曾国藩对石达开了多少轻敌?
我们就不多说湖口之战的过程了。@ 这是曾国藩自靖港水战以来的第二次惨败,而且输得更彻底——这一次,连曾国藩乘坐的船都被太平军俘虏了。恐慌中,曾国藩跳下船,侥幸逃脱。在曾国藩的船上,有许多重要的文件和信件日记。这些都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曾国藩万念俱灰,计划为一死而战。幸运的是,罗泽南、刘蓉等人好言劝说,让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否则,恐怕晚清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img]328201[/img]
此后,曾国藩患上了“恐石症”,一见他就绕了多久。
毫无疑问,湖口之战对曾国藩的影响太大了。曾国藩意识到自己不适合亲自指挥前线作战。因此,即使在安庆、天京之战等重大战役中,曾国藩也没有向前指挥,而是坐在后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任何人都不怕曾国藩,为什么看到石达开就绕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