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准备:蒙古变强有哪些功绩?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1368年7月,徐达和常遇春率领明朝25万军队进入元代京师大都(今北京),元惠宗匆匆北逃。到目前为止,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已经到了历史的尽头。
元朝灭亡后,其残余部队撤退到蒙古草原,其实力不容低估。明朝皇帝不敢掉以轻心。他多次派军队到草原上追逐蒙古元的剩余部落,并通过外交手段吸引了一些蒙古部落。在明朝恩威并施的手段下,前不可战胜的蒙古帝国迅速分裂,内斗不断,大大缓解了明朝北部的边境问题。
[img]326525[/img]
明成祖朱棣上台后,曾五次亲征漠北,想把蒙古各部一网打尽。但朱棣的五次征讨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效果并不明显。每次打击一个蒙古势力后,另一个蒙古势力又开始崛起。朱棣寻求分而治之的外交策略,但他经常破坏这些策略。比如他和西蒙古一起出兵攻打东蒙古,但在军事胜利后,他无视盟友的利益,导致双方反目成仇。
朱迪死后,明朝的北方战略从进攻改为防守。日益强大的西蒙古瓦拉部趁机吞并了东蒙古,东蒙古之前已经被明朝打死了,没有外部干预。从那以后,一个强大统一的蒙古集团瓦拉再次出现在明朝北部的边境线上。
[img]326526[/img]
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瓦拉首领绰罗斯脱欢去世,他的儿子绰罗斯也首先继承了父位,成为瓦拉的新首领。脱欢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人,他的死对大明王朝来说无疑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但明朝人却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儿子也比他父亲先好。在之前的领导下,瓦拉变得越来越强大,内部凝聚力也在不断提高。明朝北部国境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
正统十四年(1449年),也率领军队入侵明朝。23岁的明英宗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在太监王震的鼓励下,明英宗毅然决定先打皇家司机。可以合理地说,明朝的天子亲征带领全国精英,先打败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明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明英宗本人也成为了第一个俘虏。历史上,这一事件被称为“土木堡之变”。
[img]326527[/img]
“土木堡之变”后,瓦拉进入了鼎盛时期,在蒙古人眼中的威望也达到了顶峰。然而,一切总是繁荣和衰落,这个事实很快就实现了。
先俘虏明英宗,再如获宝。他认为,这位大明天子可以用来迫使北京开城投降,无论多么糟糕,他至少可以从明朝手中勒索大量银子。但这两个幻想很快就被现实无情地打败了。明英宗的弟弟、Xi王朱祁钰在明英宗成为俘虏后被拥立为皇帝。作为新任大明天子,他自然不希望老皇帝回来和他争位。因此,朱祁钰坚决拒绝了所有先要求的态度,对明英宗要杀、要刮、要听尊便的态度。原本以为明英宗是个大宝贝,结果却变成了烫手山芋,既不敢杀,又不能放。这一事件也引起了许多蒙古贵族对也先的不满,认为他在外交政策上过于软弱无能。
[img]326528[/img]
第一次衰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北京保卫战”。他还在8月中旬赢得了“土木堡变化”,但他没有直接攻击北京,而是直到10月中旬才来到北京。这两个月为明朝组织防御腾出了极其宝贵的时间。结果,背城一战的明军打退了瓦拉军队的围攻,明朝转危为安,蒙古人心目中的威望直线下降。
[img]326529[/img]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他当时是瓦拉的实际领袖,但名义上的蒙古可汗是一个叫脱脱不花的“黄金家族”后裔。在威望下降之后,许多蒙古领导人都渴望从他手中夺取权力。他们也想借此机会纠正自己在蒙古出汗的地位。于是瓦拉内部的权力斗争爆发了。在激烈的竞争之后,也先实力更好,打败了所有的挑战者。然而,在这个时候,他首先犯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他宣布自己是可汗,这让大量守旧的蒙古人对他的违规行为极为不满。在蒙古人眼里,只有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才有资格成为可汗。因此,蒙古集团内部矛盾在也先称汗后进一步加剧。
1455年,身边一位名叫阿拉知院的重要将领发动叛变,在乱军中将先被杀。蒙古草原上的一只“鹰”就这样黯然谢幕。
也为蒙古变强做出了哪些贡献?蒙古贵族为什么要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