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被商王文丁囚杀,继承王位的是王子昌,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周文王。
根据《列女传》,周文王的母亲叫太任,是智任的二女儿。太任和婆婆有吕氏的太姜一样,性情端庄,遵守德行。怀孕后要注意胎教,不要看邪恶,不要听浮躁的声音。后来上厕所的时候,周文王出生了。周文王天生聪明,对母亲的训教触类旁通,闻一知百。《列女传》编辑刘翔叹了口气:生来,形象、声音和某件事的想象力,是母亲曾经感受到那种事情的原因,太任可以说深深理解这个事实啊!
我国在古代就形成了系统的胎教理念。有些内容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比如马王堆的《胎产书》说“吃喝必精,酸汤必熟,不吃辛星(腥)”,但其实更多的内容都有很强的巫术色彩。比如《胎产书》提到“不吃兔汤”。为什么不能吃兔肉?“论衡”说“孕妇吃兔子,子生缺唇。“淮南子”甚至说“孕妇见兔子缺唇”。@ 胎产书还说孕妇不要叫侏儒,也不要看猕猴。虽然《胎产书》是汉人的作品,但反映的巫术思维应该来源已久。
《列女传》中对文王出生的描写还是比较严肃的,但在汉代纬书中,周文王、三皇五帝、大禹商汤等圣王都是按照一个套路神化的。《宋书·傅瑞志》是这类记载的集成作品。据说季历十年,飞龙盘位于殷商牧野。之后,季历的妃子太任梦见巨人与自己交往,然后在猪栏上厕所时生下了文王昌。胸有四乳,这是对《史记·周本纪》中文王“有圣瑞”的注释。
据《礼记·文王世子》记载,文王也是孝子。当他成为王子时,他每天朝王季三次。每天早上鸡叫的时候,他都会在父亲的宫外穿好衣服,问内侍父亲身体好吗?若内侍回答说好,文王就很高兴;若小官回答不好,文王就会露出忧愁色。等到王季的饮食恢复如初,文王的神态才能恢复正常。每顿饭上来的时候,文王一定要亲自检查食物的冷热;每顿饭下来的时候,文王一定要问父亲吃了多少,并告诉厨师官员不要用剩菜。只有这样才能放心离开。
父王被商王囚禁,这对孝顺的文王来说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忍受的。据《国语·周语》报道,文王即位时,“卓鸣于岐山”,“卓”是凤凰,这是“凤鸣岐山”的典故,后人地名“凤翔”的由来。文王即位的第二年,商王文丁病逝,继任文丁之子帝乙。根据古籍《竹书纪年》,周文王这一年大举伐商,商、周两国正式撕破脸皮。史料没有明确记载这场战争的结果。但从周文王未来继续屈服于商人的角度来看,周人此战一定是惨败告终。
不同于大家都知道的善于隐藏自己的光芒,周文王刚即位的时候有很多冷头青的一面,当然很快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这场模棱两可的战争失败后,周人可能无法作为方伯继续控制河东,而是回到了周原岐山大本营。祸不单行,据《吕氏春秋》报道,周文王即位八年时,周文王卧病在床五天,此时周原发生地震。臣子们建议,通过动员人民增加兵役和修建城墙,灾难可以转移。但文王认为,这是上帝惩罚自己的罪行,他不能再加重罪行。
无论是人为灾害还是自然灾害,文王此时都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然而,文王并没有被这样的挫折所打败。他反思了自己贸然与商朝作战的错误,开始谨慎行事,与外界交朋友,为商朝服务,向内部人士下士,发展生产。
对武乙来说,周人的重新归属当然是好事。毕竟对商人来说,周人只是癣疥疮,而东夷是心腹大病。“东夷”是周人后来的名字,是指一些分布在东方的民族。他们之前参加过商业灭夏战争,成为商人的得力盟友;但在商业成为世界共主后,他们逐渐拒绝接受商业。后汉书·东夷列传说:“至于仲丁,蓝夷作寇。三百多年来,自是或服或滨。武乙衰败,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甲骨文还证实,康丁、武乙、文丁征服了“夷方”。
除了东夷越来越强大,西方部落又开始不稳定。不仅之前的盟友“盂方”背叛了商朝,还有很多方国联合进攻商朝,统称为“二邦方”、“三邦方”、“四邦方”。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帝乙想进一步惩罚周人,也没有时间和机会。于是帝乙干脆向周文王示好,然后就发生了“帝乙归妹”事件,也就是说帝乙把妹妹嫁给了周文王。当时,周文王也就此事占据了一卦,被记录在《周易》中,“归妹”后来成了卦名。
然而,在《诗经·大雅·大明》中,却记载周文王娶了一个辛氏女子:
文王的初载,天作之合。在和谐之阳,在渭之。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天姐。文定厥祥,亲迎魏。造船为梁,不显光。生命来自天空,生命来自这篇文章的国王。于周于京,女维新。
从《大明》来看,有辛氏之女太司,显然是周文王的正妻。那么如何解释“帝乙归妹”呢?
[img]326223[/img]
我们对辛氏部落并不陌生。他们是夏朝的同姓国;夏末商初,辛氏与夏敌商汤通婚,辛氏侄子伊尹也投靠商朝,成为商朝的重要大臣。所以有辛氏也是有商一代的重要方国,所以“帝乙归妹”送来的“妹”其实不是商女,而是有辛氏之女。有趣的是,《吴越春秋》说,大禹的母亲和女儿也来自新家。后来,为了救被商周囚禁的周文王,周大夫也把新家的女人献给了周王。看起来这有莘氏盛产美女,可谓撑起了夏商周的半边天。
和婆婆太任、婆婆太姜一样,太思也很贤惠,被称为“文母”。后人称太姜、太任、太思为“周室三母”,是周太王、王季、文王的贤内助。《诗经·大雅·思齐》说“大思思的徽音,百斯男”,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在《封神演义》中,周文王在收雷震子为义子之前已经有99个儿子了。
根据《史记·管蔡世家》,太司为文王生了十个儿子,分别是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列女传》将周公旦与管叔鲜的位置对调,将成叔武、霍叔处写为“霍叔武、成叔处”。哪种说法更实用?听下面的分解。
辛氏是什么样的氏族?《列女传》中的这些人都来自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