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王震: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率兵出征蒙古,死后却臭了一万年

明朝探监王振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img]325501[/img]

王震,明朝人。略通经书,满腹经纶,后来当了教官,但中举人考进士的荣身之路对他来说太难了。于是他阉割了自己的宫殿。史称王震“狡猾”、王振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善于伺候人意。

王震入宫后,宣宗皇帝也非常喜欢他,所以他被任命为东宫的局郎,为皇太子服务,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后,他负责仪式和监督,以防止大臣们充耳不闻为由,建议皇帝以重典治理。正统七年(1442),太后去世
,王震与内外官僚勾结,擅长威望和祝福。在首都东部建造豪华住宅,建造土木工程;杀害正直的官员。英宗称他为丈夫,公卿大臣称他为翁父,争相攀附。十四年来,瓦拉大规模入侵。王震鼓励皇帝亲征,并邀请英宗在蔚州居住,以推迟行程,前往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东)。他被瓦拉士兵追赶,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震被杀。

[img]325502[/img]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第一个月,景泰皇帝朱祁钰卧病在床。将军石亨、大臣徐有贞、宦官曹吉祥趁机发动政变,攻入南宫,将朱祁镇直接带到奉天殿,鸣钟鼓,召见百官,宣布复位。史称“夺门之变”。朱祁镇复辟后,并没有以“土木之变”的惨败为戒,而是继续任命宦官,杀死弟弟,杀死英雄。为了“土木之变”的罪魁王振平反,他变得更加昏庸和逆行。

第一,降旨砍掉弟弟朱祁钰的帝号后,派宦官蒋安勒死。其次,功臣于谦和在保卫北京战役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副总兵范广被以“意愿迎立外藩”的谋逆罪杀害。更令人发指的是,杀于谦时,竟让人先断其手足。第三,下诏为王振正名,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英宗开祖先的先例,在京城智化寺北院为王振建立敬忠祠,祭祀亡灵。

[img]325503[/img]

英宗朱祁镇倒行逆施,未能持久。朱祁镇于天顺八年(1464年)去世,其子朱见深即位,为明宪宗。宪宗即位后,立即恢复了景泰皇帝朱祁钰的尊号,为于谦等冤死大臣昭雪。同时,以英宗的过失为鉴,展现了王震的罪恶,并命令守官重建土木祠堂时,立碑纪其事,将英宗远贤臣用奸夫,造成丧师辱国的惨痛教训,用各种语言警告后人。在土木之祠内塑立于谦之像,立碑写文,赞美其功绩。祠成之日,宪宗还亲自写了一篇题为祠匾的碑文。

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七月,山东道监察御史沈廷芳因公进京,途经禄米仓时,发现智化寺古迹完好,便进寺观光。进入后院景忠祠时,看到王振雕像还在,祠外还保留着英宗赞其忠义、李贤赞其贤良的祭碑,不禁怒不可遏。回到山东后,他给乾隆奏书,历数王振的罪恶,要求拆除王振像,推倒祭文石碑。乾隆准令,派人砸塑像,断石碑。然而,明英宗的祭祀纪念碑只是被文字刮掉了,没有被破坏。


王震: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率兵出征蒙古,死后却臭了一万年王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带兵出征蒙古,死后却臭了一万年。

,,,,,,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