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你听过李定国的故事吗?
李定国,字宁宇,祖籍陕西榆林(延安),出身寒微。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陕西发生饥荒,张献忠率饥民起义。十岁的李定国被张献忠收为养子(据说他被带走了),改姓张。从此,他跟随张献忠东征西讨。
长大后,李定国勇敢善战,深受张献忠的喜爱,张献忠在成都称帝,李定国被封为安西王。
张献忠死后,李定国回到南明,被封为西宁王,义军与南明军队合作,继续抗击满清,一直持续到康熙初年。
南明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李定国率领8万人进攻湖南,占领元州、靖州后,转而攻打广西,在兴安县击败清军。
6月,定南王孔带领清军退役桂林。李定国率领明军围困桂林城。7月4日,明军架起梯子攻城。孔有德额头中箭,知道大势已去,逼妻妾上吊自杀(据说被孔有德砍杀),然后纵火焚烧王府自杀。
明军很快占领了桂林。不久,连克柳州和其他四个州的地方接近长沙。清廷非常震惊,立即派出10万军队迅速援助。为了避免他的边缘,李定国撤离了长沙,转而退守了衡州。
清军的教练是王尼堪,他有着杰出的人生经历。他的祖父是努尔哈赤,他创造了清朝的基础。他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长子楚英。虽然楚英被杀了,但尼堪仍然受到朝廷的优待,并跟随他的叔叔。因为他勇敢而善于战斗,他在进入海关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尼堪率领的八旗铁骑抵达湘潭,明将马金忠等人纷纷逃跑。一路上,八旗铁骑是不可战胜的,势如破竹。尼堪越来越骄傲自负。士兵们逼近衡州城下,打破了4万名明军,追逐了20多英里的明军,获得了800多匹战马。
[img]325239[/img]
尼堪陶醉于胜利的喜悦,认为明军只是纸老虎,于是孤军深入。
尼堪率领的八旗军号称战无不胜,没想到被李定国埋伏,被团团围困。
明军从四面猛攻,清军大败,纷纷崩溃,尼堪等陷入泥潭,被明军杀害,全军覆没。
李定国在桂林和衡阳战役中击败了清军,为南明赢得了喘息的空间。
八旗铁骑灭亡的消息传到首都,顺治皇帝泪流满面地叹了口气,说:“我在朝鲜用兵,从来没有失去过。”李定国连续消灭了两位“名王”,震动了世界一段时间。
不久,南明朝廷内讧,李定国的成就白费了。
16年(1662年)夏,南明末代皇帝朱由锤被吴三桂绞死,南明宣布灭亡。
当时,李定国率残部56000人驻扎在九龙江(今澜沧江流经西双版纳河段)。
由于这些士兵大多来自陕西,不久,由于气候恶劣,水土不服,粮食、草药无法帮助,一半的人死于疾病。
[img]325240[/img]
李定国不断鼓舞士气,奋力抵抗,同时派人打听永历帝的消息。
李定国得知永历帝已经去世,悲痛欲绝。几天后,他病倒了。临终前,他向上帝祈祷:“如果大数已经耗尽,乞求定国一人早死,对军民无害。”
与此同时,他告诉下属:“宁死荒外,也不降!”几天后,一代名将李定国泪流满面,结束了30多年的军事生涯,年仅42岁。
云南人一直认为李定国是滇中的脊梁。晚清时期,蔡娥等人率众起义,号召部以李定国为榜样。张太炎还号召云南人:“祝我云南人,别忘了李定国!”
大明最后的军神李定国,但他无法独自回到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