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开国皇帝李敏,父亲早年战死战场,由养父徐温带大。徐温去世后,李建立了齐国,国名为大齐,当时李被称为徐知。掌握朝中政权后,李敏决定恢复姓氏,然后将国号改为唐。然而,当时徐文的次子徐志询一直是李敏的威胁。李敏称帝后,他仍然对徐志询感到不安,准备用毒酒伤害他,但没想到李敏会被反击。谁喝了最后一杯毒酒?
[img]325186[/img]
毒酒是古代一种令人难闻的存在。有传言说毒酒毒性极大,饮酒使人“溃烂而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已经成为国王的权杖,无论你指的是什么,都是不利的。封建社会“君要臣死臣必死”。一般来说,所有给毒酒的人都是犯了君王大忌,被剥夺了权力的人,比如秦相吕不韦。
君王怕臣下谋反是古代王朝常见的规律。引用宋太祖的一句话,就是“如何让别人睡在床边”。如果君王因为这个原因想给臣子喝毒酒,那一定是臣子有谋反的心,或者有谋反的能力。即使他什么都没有,他也有一个身份。比如他是君王的弟弟。
[img]325187[/img]
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古代君王弟弟巧妙逃避喝毒酒命运的故事。据《资治通鉴》记载,宋朝前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王朝叫南唐,南唐末帝是著名的“词帝”李煜。李煜的王位来得很偶然。他的祖先李敏“本微贱,父荣,唐末之乱,不知所措,少孤”。
也就是说,李敏出生于唐末,身份并不奇怪,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努力成为开国皇帝的?结果证明,李敏长得很好。公元895年,淮南节让杨兴密偶然从混乱的人群中看到了他。他觉得这个儿子将来会很不寻常,所以他想收养他。
[img]325188[/img]
谁知道呢,这件事引起了杨行密其他儿子的强烈反对。无奈之下,杨行密不得不把李杰交给他的知己徐温抚养。从那时起,李杰改名为徐知杰。杨行密建立了南吴,徐温成为摄政者,垄断了权力。为了让徐家的事业像三国时期的司马家族一样传承下去,徐温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培养了儿子。
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大儿子早逝,他的第二个儿子徐志询成为徐文晋升的关键对象。在此期间,徐志明掌握了与义父作战的权力。双方已经打了好几年了,徐文没有忍受死亡。当时,徐志明还没有获得与义兄弟作战的力量。结果,徐志明很快被徐志明诱骗进入北京,剥夺了所有的军事权力。
[img]325189[/img]
徐志明恢复了自己的本名,以李敏的名字建立了南唐,登基为皇帝,取代了南吴。徐志明已经成为一个空架子,但李敏仍然不放心,有一天,他假装热情地叫徐志明进宫宴会,在宴会上亲自倒了一杯酒给徐志明,说:“愿我哥哥活一千年!”徐志明大吃一惊,汗流浃背。
当然,他知道他哥哥害怕自己,但他怎么能拒绝这么直截了当地喝酒呢?如果他拒绝喝酒,李敏可以以抗日命令的名义杀死自己。如果他喝了它,他的生命就会被解释。徐志问急中生智,拿起旁边的另一个杯子,把一半的酒倒进去,举到李敏面前:“弟弟不敢活到千岁,愿意和兄弟分享他的生命。”
他的话不容拒绝,非常官方。李敏听了之后抽搐了一下。算人反计算,骑虎难下变成了自己。我该怎么办?这时,聪明人沈渐高抢了两杯酒喝了,拿着酒杯离开了。李敏暗中命令有人给沈渐高送解药,但为时已晚。
为什么李敏要给毒酒杀徐知询?结果徐知询是谁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