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投降为什么韩信要消灭他们?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回顾当年的历史,虽然楚汉战争非常精彩,韩信的操作也令人惊叹,但仍有一场悲剧让人们无法回顾。这场悲剧是当年齐国的投降。众所周知,齐国被李食其劝降,天下太平是有道理的,李食其也获得了巨大的功劳。但韩信似乎很小气,竟然不顾信义发动攻击,不仅杀了旗鼓,还埋葬了李食其的生命。显然已经投降了,但韩信还是要伤兵折将发动攻击,当年韩信为什么这么做?
[img]323843[/img]
根据现有的历史记载,韩信如此困惑的操作,关键是他的队友给了他一个计划,也就是说,韩信花了这么多努力,建立了这么多世界,是拼命,但李食其这个人用嘴换了70多个城市,这样的信用很容易让韩信之前的努力变成虚无,不能让这个人成功。而且,当时齐国没有防备,然后发动进攻,既能减少损失,又能使自己的功劳更大。
[img]323844[/img]
一些历史学家推断,韩信早就对齐垂涎三尺,准备赢得这个地区,作为安身立业的资本,所以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发兵抢占这个地盘。后来他还要求刘邦把他封为齐王,这些都是套路。综上所述,韩信无耻无理,还没有底线。真的是这样吗?根据最新的历史研究,韩信这样做是合理的,李食其可能会含泪闭上眼睛,不再怨恨。
[img]323845[/img]
早在齐王投降之前,刘邦就遭到了三次巨大的背叛。首先,第一次是彭城战争。诸侯联军同意一起对抗项羽。因此,当战争不利时,许多诸侯王直接逃跑,使项羽追赶刘邦。这是他第一次被诸侯王背叛。随后,魏王豹得到了命运的认可,再次背叛了刘邦。刘邦几乎陷入了前后攻击,只能让韩信解决。这是第二次背叛。随后又有赵王率军20万与他对峙,刘邦可谓深深地尝到了这些诸侯王背叛的苦头。
[img]323846[/img]
在当时的战场格局中,只有自己得到的领土才是真正的所谓投降和依恋,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刘邦不断被背叛,导致他多次死亡。@ 乱世要做的就是切断一切浮云,让那些墙头草变成自己的地盘。据说韩信看着齐王投降,但他不顾命令发动攻击。事实上,这是合理的。齐王反复无常。为了防止这一地区的动荡,最好直接消灭他。
[img]323847[/img]
此外,根据当时的历史记载,项羽和刘邦正在努力抢夺该地区的控制权,齐王正在摇摆不定。如果韩信相信齐王,让这个地区独立,然后等韩信军队离开,齐王又倒在项羽身边,那么刘邦就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但却竹篮打水。从军事优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消除这些不确定因素,所以我们只能互相消除,即使我们背信弃义。
[img]323848[/img]
事实上,当我们做出选择时,我们会发现消灭齐王是最好的。如果我们认识到齐王的归顺,齐王就有自己的自主权和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互相消灭,齐国就没有防守,失去的军队也不多,项羽可以占领这个地区,让项羽无能为力。在这两种选择下,我们肯定会选择第二种,以避免可能的危机。因此,韩信当年的操作,本质上并没有错,李食其也许也应该含泪闭目。
为什么韩信要消灭齐国已经投降了?韩信是不是太不人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