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分封的七位诸侯王分别是谁?有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分封的异姓诸侯大多不是出于他的初衷。当时刘邦的实力太弱了。他只能靠分封来赢得人才,为他打败世界。直到项羽战败,刘邦才分封了七位姓诸侯。后来,他们一起写了一本书,并要求刘邦成为皇帝。
刘邦称帝后,开始清理异姓诸侯王。他们要么被杀,要么被降级。就连刘邦的女婿也没有逃脱这种厄运。只有长沙王吴瑞才能得到一个好的结局。而且,长沙王的头衔已经世袭了五代,这是非常罕见的。那么吴瑞为什么能逃脱刘邦的魔掌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其他六个异姓诸侯为什么被杀被贬开始。
[img]323837[/img]
刘邦剧照
(一)藏茶,燕王
臧茶原本是燕王韩光的将军。韩光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燕国人民所立的燕王。项羽分封18路诸侯王时,因臧茶救赵而被授予燕王称号。项羽将原来的燕王授予辽东王称号。
荥阳战败后,刘邦派韩信开辟北方战场,以分散项羽的力量。韩信灭魏灭赵后,王臧茶觉得自己不是韩信的对手,于是叛楚归汉。
项羽战败后,刘邦向项羽的下属下达了杀戮令。臧茶非常害怕。他原本是项羽封的诸侯王,后来投降了刘邦。虽然刘邦承认了他的燕王地位,但他无法改变主人的事实。此外,齐王田恒在去北京的路上自杀。臧茶认为,只要不是刘邦阵营,他就可能无法逃脱死亡,于是臧茶开始叛逆。刘邦得知臧茶叛汉后,御驾亲征,迅速平息叛乱,臧茶兵败被杀。
[img]323838[/img]
臧荼雕像
(二)韩王信
韩王信是韩襄王的孙子。他和三杰之一韩信同名同姓。为了区分他们,历史学家称韩襄王的孙子为“韩王信”,韩王信是正宗韩国国君的后裔。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张亮协助韩王成收复韩国时,偶然发现了韩王信。后来,他投靠了刘邦。刘邦发现六国国王的后裔在当地特别有吸引力,所以刘邦对韩王信说:“只要你赢得韩国,我就封你为韩国国王。”刘邦非常狡猾。这不仅可以调动干部的积极性,还可以吸引人才。
韩王信赢得韩国后,刘邦信守承诺,封他为韩国国王。刘邦登基称帝后,认为韩国是战略要地,将韩王信派往代代抵抗匈奴。结果,韩王信迁往代地后不久,匈奴率领20万军队层层包围了代国。
韩王信派人去汉朝搬救兵,派使者和匈奴谈判。刘邦误以为韩王信要投降匈奴,于是派人骂韩王信。韩王信怕刘邦,选择投靠匈奴。后来刘邦派人劝韩王信投降汉朝。韩王信因为怕刘邦杀了他,誓死不归汉,最后被打败被杀。
(三)楚王韩信
至于韩信为什么被杀,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主人。事实上,韩信被杀也有他自己的原因。例如,他不应该向刘邦要求封杀,更不用说在刘邦危机时期不救他了。刘邦害怕他。韩信的做法让刘邦越来越怀疑他。
项羽战败后,刘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夺取韩信的兵权,将他封为楚王。韩信到达楚国后不久,有人诬告他谋反,并被刘邦逮捕并囚禁在皇宫里。从那以后,韩信每天都很沮丧。他经常以生病为借口不上法庭。后来,他因谋反被杀。
[img]323839[/img]
韩信剧照
(四)梁王彭越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各地纷纷响应。彭越还聚集了100多人高举反秦旗帜,后来向刘邦投降,成为刘邦手下的三大将领之一。彭越和韩信犯了同样的错误。刘邦被固陵包围时,彭越没有执行刘邦的军令。他想当诸侯王,但刘邦从未封杀过他。
刘邦采纳了张亮的建议,承诺将彭越封为梁王,彭越才出兵,不执行军令为他的悲剧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彭越并没有成为皇帝的野心。他只想成为诸侯王。
公元前197年,陈晨叛汉,刘邦亲征,要求彭越出兵支援。然而,彭越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刘邦。他只派了一名将军帮助刘邦平叛。刘邦派人谴责彭越。彭越感到非常害怕,准备亲自向刘邦请罪。这时,有人劝说彭越说:“如果你去看刘邦,你会有多凶,我们最好反抗。”彭越听了之后不理他,继续称病不见刘邦。
巧合的是,就在这时,彭越的太仆冒犯了彭越,彭越杀了他。太仆借此机会诬告彭越谋反。刘邦立即逮捕了彭越,废除了他的封国,并将其流放到巴蜀。
彭越在去巴蜀的路上遇到了吕后,吕后把他带回洛阳,劝刘邦不要放虎归山,后来在吕后的策划下,彭越被杀。
[img]323840[/img]
彭越画像
(五)淮南王英布
英布最初是项羽的将军,后来与项羽发生了冲突。刘邦借此机会反对英布,并将其命名为淮南王。英布、韩信和彭越被称为汉初三名将军。至于英布是如何被杀的,这与一个人有关。他是中医本赫。本赫和英布之间有一些误解。英布想处死本赫。本赫连夜逃跑,诬告刘邦英布谋反。
听了刘邦的话,他也半信半疑,于是问小何。小何认为英布不会谋反,可能会被敌人陷害。于是刘邦派人调查英布谋反。英布得知中央调查后,得出结论,贲赫一定要在刘邦面前诬告自己。此外,英布毫不犹豫地发动了叛乱。刘邦成功镇压起义,英布战败被杀。
(六)赵王张耳
张耳是魏国的名士。魏国灭亡后,张耳移居外黄。陈胜、吴光起义后,张耳积极响应,成为陈胜手下的谋士。后来,他投靠了刘邦。刘邦还向张耳的儿子张敖许下了女儿鲁元公主。韩信灭赵后,刘邦将张耳封为赵王。不幸的是,张耳在赵地为王仅一年后就去世了。
张耳死后,他的儿子张敖世袭击了他的头衔。张敖原本是刘邦的女婿。为什么他被废除了?事实上,赵王张耳对岳父刘邦非常尊敬和孝顺,并亲自为他端食物。然而,刘邦经常虐待张敖,每次都骂得很难听。赵的老臣们再也受不了了。他们秘密杀害了刘邦,但以失败告终。张敖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刺杀刘邦。
刺杀刘邦失败后,刘邦逮捕了参与谋杀的大臣,并严惩了他们。然而,赵国大臣坚持一个人做事。谋杀与赵王张敖无关。此外,由于婆婆吕后,张敖被无罪释放,但王位无法保留,最终被刘邦降为侯。
[img]323841[/img]
张耳剧照
(7)为什么长沙王吴芮能得到好的结局?
当刘邦分封的七个异姓诸侯王被杀被废时,吴睿是唯一一个还没有解决的异姓诸侯王。刘邦对英雄的怀疑是有目共睹的。就连刘邦最信任的萧何也被怀疑了。吴睿为什么能好好结束?
事实上,吴睿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见了张良,吴芮在项羽分封18路诸侯王时,被项羽称为衡山王,后来在张良劝说下降汉。
刘邦登基后,张亮辞职退休,向吴瑞献出了生存之道。吴瑞采纳了张亮的建议,做事不出风头,行事低调。他不仅把大部分领土交给了刘家,还把精锐部队交给了刘佳。刘佳是刘邦的表弟,他说吴瑞可以得到一个好的结局,主要是因为他有专家的指导。
[img]323842[/img]
张良剧照
长沙王吴芮不但善终,而且王位也传了五代,最后没能传下去,是吴氏没有后代可传。
说功高盖主不一定不能善终,主要看你如何与领导打交道,其他被杀的异姓诸侯王,本身都有一些问题,并非都是刘邦一人的责任。
刘邦分封的七位诸侯王是谁?七位诸侯王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