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才子?是浪漫的花朵,还是寄情的山水?是诗吟赋还是泼墨?
是的,我们心中潇洒悲伤的唐伯虎,还是别人?
唐伯虎当然是个大才子。明朝成化正德时期,吴中的唐伯虎、朱枝山、文正明、徐真卿以能文善书画而闻名。后人认为唐伯虎是江南第一风流人才,赞美他的画作,赞美他的书法,津津乐道他的轶事。
[img]321587[/img]
然而,四大才子只是后人的名字。明朝没有四大才子,只有三大才子。
此外,即使是像唐伯虎这样文艺才华横溢、名气大的人,也不满足于被选中。明朝三大才子的标准。
能被纳入三大才子的才,不是简单的文艺人才,而是学富五车、博闻强识的博学人才。
代表明代学者学识渊博、影响深远、贡献突出的三位才子,分别是洪武至永乐时期为大明努力的忠臣解缙、正德至嘉靖时期仕途不顺却极其坚定的杨慎、正德至万历时期命运坎坷却大有成就的徐渭。
解缙
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春雨,喜易。解缙的存在大概可以称之为立大明士人的标杆。和自古以来的众多才子一样,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很早就有了神童的头衔。他出生于洪武二年(1369年),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乡试中获得了解元之地。第二年,他和哥哥解纶、姐夫黄金华一起金榜题名。这就是解缙成为明朝重要人物的开始。
[img]321588[/img]
在进士和第一年,解缙凭借才华获得了朱元璋的青眼,从普通吉士一路晋升为翰林学士。朱元璋有多喜欢解缙?他曾特别对解缙说:我和二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这种鼓励无疑给了理解缙的动力,然后他还写了万言书,《太平十策》也献出了,他在朝鲜的声誉自然站了起来。
[img]321589[/img]
然而,解缙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正是朱元璋欣赏他,对他要求更严格,认为他需要更多的沉淀,所以他把解缙送回家。这一段被送回家了。冷落八年。
在过去的八年里,解缙无法参与官事,不得不在家校对《元史》,补写《宋书》,修写《礼记》...
不幸的是,在解缙达到让朱元璋满意的地步之前,老朱去世了。
随后继位的明惠皇帝朱允文听了诽谤,使解缙在政治上更加困难。直到建文四年(1402),解缙才在礼部侍郎董伦的帮助下回到京师。
年底11月,解缙成为内阁首辅,向世人证明他近年来的积累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img]321590[/img]
解缙有多博学?朱棣登基后,他成为翰林侍读,然后进入文渊阁。《太祖实录》、解缙是《列女传》乃至《永乐大典》的主编。
永乐二年(1404)正式建立内阁制后,解缙再次担任内阁首辅。自然,尊解缙是明代博学才子的前三名。
杨慎
而杨慎,时人称之为无书不读。杨慎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名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驻史
、金马碧鸡老兵等。他也出身书香门第,是正德六年(1511年)的状元,起步很高。刚到嘉靖三年(1524年),他就是因为大礼议事件被贬至云南。
[img]321591[/img]
杨慎的发配比解缙的八年严重得多。他在云南呆了30多年。
三十多年来,杨慎读了手边能读的所有书,研究了他能研究的儒家观点,写了他想写的东西。
大约有2300首诗涉及经典、历史、诗歌、文字、歌曲、押韵、金石、书画、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医学等方面,这是他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
三大才子之首,只有像杨慎这样的博学才能负担得起这个名字。
徐渭
徐渭,最后三位才子,他的身份也多种多样。诗文他作,书画他作,戏曲他作,甚至在战场上,也有他的身影。
明代抗日能人胡宗宪曾是徐渭的工作人员,忠心耿耿,在胡宗宪被捕后多次企图自杀。
早年经历了一番磨难后,他南游金陵,北游上谷(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读天地,读书生活。也有徐渭,才有泼墨大写意画派和青藤画派。
正是作家、书画家、戏曲家和军事家的多重身份,最终让他拥有了明代三大才子之一荣耀。这也是对他的一点点弥补,坎坷的一生。
[img]321592[/img]
与解缙、杨慎、徐渭相比,唐伯虎虽然现在更出名,但在明代,唐伯虎在社会影响力和涉及领域的广度上都不如。所以是广博在标尺的排名下,唐伯虎最终未能跻身三大才子之列。而且,他们四个人都很值得尊敬,何必给排一个高低呢?
明朝三大才子是谁?什么样的人能进入明朝[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