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是清代著名的女政治家。她一生中辅助了丈夫皇太极、儿子顺治和孙子康熙三位皇帝。康熙早年继位时,由四位辅政大臣协助,但真正控制朝廷局势的是孝庄太后(康熙被誉为“太后”,本文统称为“孝庄太后”)。可以说,康熙后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孝庄太后的精心培养密不可分!
26年12月25日,即公元1688年1月27日,孝庄太后去世,享年75岁。康熙27年4月19日,孝庄太后的棺材停放在临安奉殿,直到雍正3年12月初10日(1726年1月12日)才正式入葬昭陵地宫!也就是说,孝庄太后的棺材在临安奉殿停放了37年!那么这37年孝庄太后的遗体是如何保存的呢?
[img]317922[/img]
孝庄太后
关于孝庄太后棺材的停放,很多人认为她的棺材只是简单地停放在临安奉殿的大厅里。当然,由于许多历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相关的历史档案也没有具体的解释,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只有当你找不到合适的答案时,你才会这么认为。
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专家从《康熙日常生活笔记》和《清宫档案》中的一些琐碎简单的记录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初步可以得出结论,孝庄太后的子宫不是停在大厅的地上,而是停在地下。为什么?原因如下;
[img]317923[/img]
孝庄太后-剧照
1、死于康熙十三年的孝顺皇后和死于康熙十七年的孝昭皇后都是在康熙二十年时葬在景陵地宫的。虽然他们的棺材只停留了几年,但在京北沙河巩华城殡葬宫关闭期间,根据《清实录》记载,棺材停放在地下,与葬在地下宫殿基本相同。由此推断,孝庄太后的棺材自然停放在地下!
2、在临安奉殿和昭西陵地宫正式埋葬孝庄太后棺材的相关文献记载中,出现了“掩护”等字样。因此,可以简单地推断,孝庄太后的棺材放在地下,而不是地上。
[img]317924[/img]
昭西陵
3、从时间上看,康熙27年4月19日将孝庄太后停放在临时奉殿时,封闭工作持续了四天。如果只放在大厅里,自然不会花那么长时间。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放置的地方在地下,放置后,还做了一系列的建筑和封闭工作。
通过以上三个原因,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虽然孝庄太后的棺材已经停放了37年,但它总是放在地下,就像埋在地下一样,所以它可以很好地保存下来。直到雍正12月10日才正式埋葬在昭西陵宫!
但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孝庄死后37年不埋葬遗体?
[img]317925[/img]
孝庄太后-剧照
理论上,作为皇太极的皇后,孝庄死后应该和丈夫一起葬,也就是葬在昭陵。但事实并非如此。孝庄的陵墓不是昭陵,而是昭西陵。@ 昭西陵本来应该建在昭陵旁边,但结果却建在了1000多英里外的遵化(清东陵)。
值得一提的是,清东陵的五座皇帝陵、三座皇后陵和五座妃园都在风水墙内,但只有孝庄太后的昭西陵建在风水墙外。关于这些特殊的建筑体系,有很多传说。其中有三个更受欢迎:
一是因为“太后下嫁”这件事,孝庄无耻地去见自己的夫君皇太极,远埋在遵化;
二是建在风水墙外,为儿孙守卫陵墓大门;
第三,没有资格埋葬皇家陵园。孝庄嫁给多尔根后,她成了瑞王的公主,不再是皇太极的女王。当然,她不能埋葬在皇陵里。然而,历史最终证明,没有资格埋葬皇陵是站不住脚的!
[img]317926[/img]
多尔根和孝庄-剧照
康熙时期,清朝的一切都很复杂,由于孝庄太后的许多争议,康熙找不到为祖母建陵墓的理由,所以他从未为她建陵墓。
直到雍正元年9月初一,康熙正式入葬景陵地宫后,都察院左军都皇帝陈允恭才向雍正提出建设孝庄陵墓的建议,希望孝庄太后的棺材能入土为安,这样才能:“上天之灵,下安仁孝之心”。雍正帝立即采纳了陈允恭的建议,立即派人为孝庄太后建陵墓。
雍正2年11月21日,雍正正式将孝庄太后的陵墓改名为“昭西陵”,并于次年2月初三正式开工建设。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昭西陵是上面提到的暂安奉殿改造的,放置了孝庄太后的棺材。许多建筑都是现成的,项目进度非常快,年底正式完成。
[img]317927[/img]
雍正-剧照
雍正三年11月13日,雍正皇帝亲自前往昭西陵参加告祭仪式。同年12月初10日,孝庄太后的棺材正式埋葬在昭西陵地宫。孝庄太后停了37年,现在已经入土为安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朝皇陵秘史、《清实录》、《康熙起居注》;
为什么孝庄太后死后37年不埋葬? 孝庄的尸体是如何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