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心中都有一座安禄山!我希望它能帮助你。
毫无疑问,我们对安禄山的定义是乱臣贼子,就是这个商品埋葬了大唐的盛世。
先说说安禄山事件的性质,最后他被毁了,安禄山起兵就是造反;
若安禄山成功取代李家世界,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局势,继续帝国的辉煌
安禄山起兵绝对是革命,就是拯救苍生,就是唐太宗一样的千古一帝!
然而,安禄山倒霉,抢班夺权失败,历史如此无情,成王失败,ok。
[img]317700[/img]
然而,有一个问题,那些经常做事的人经常出现在王朝末期。什么人不谈论生活,什么官员强迫人们反抗。
比如秦帝国的陈胜吴广,汉末的黄巾起义,元末的红巾军,明末的李自成,清末的太平天国等等;
皇朝统治末期无一例外地发生了。安禄山在盛唐搞事!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国力最强的时候。这不是不可思议吗?
强大的正唐帝国,要了它的命!
在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等几代人的努力下,唐帝国聚集了大量财富,皇权空前强大;
权力有自我意志,需要扩张,寻求更多的财富。
[img]317701[/img]
ok,那只是对外用兵撒!杜甫有一首诗叫: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说的是唐玄宗。唐玄宗进行了兵制改革,用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
在唐玄宗之前,历代基本上都使用了兵农合一的府兵制(每个朝代名称不一致);
也就是说,农民在闲暇时间种田和练习,在战争期间扔掉锄头,戴上干粮和武器,立即成为士兵。
士兵实际上是农民的兼职工作,前提是你必须有土地来养活自己。
[img]317702[/img]
随着帝国土地的日益集中,封建地主越来越强大,农民的土地越来越少,直到他们成为租户;
府兵制注定要崩溃。ok,兼职士兵消失了,怎么办?军队从哪里来?
唐玄宗从事招兵制,即国家花钱从事军队,士兵成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免除一切税收。
战斗力上去了!唐玄宗设立了十个边镇,每个边镇的老板都叫节度使。
节度使负责训练军队,带兵出征。起初,节度使只有军事权力,但随着战争的扩大;
节奏使当地财政和民政自然渗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战斗力。
[img]317703[/img]
唐玄宗相当于将军事力量外包给这些节度使,开始是唐代的农民工;
农民工越来越强大,逐渐有军阀化的倾向。安禄山就是这样一个军阀。
唐玄宗智商正常,不知道安禄山等节度使坐带来的后果;
他只是沉浸在唐帝国的辉煌扩张中。唐玄宗不能简单粗暴地贴标签。
既然是大唐气象,说的是兼收并蓄,让他安禄山大权独揽怎么办?给老子好好工作!
李林甫的智商也很正常,他认为胡人安禄山不可能进入朝鲜当宰相,也不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位置。
[img]317704[/img]
他的眼光更多的是盯着国内那些世家大族,他相信他洞察人心的那一套能震慑安禄山;
每次和李林甫谈话,安禄山总是汗流浃背,李林甫总能提前说出安禄山的想法。
李林甫沉浸在自己对人心的掌握和玩弄中,沉浸在自己的官位中。
杨贵妃也不是脑残,更不能背“祸国祸民”的黑锅,她收安禄山为干儿子;
更多的是唐玄宗的授意,是一种政治拉拢行为;
杨贵妃沉浸在自己打的人情牌中,无法自拔。
[img]317705[/img]
杨国忠也不是脑残,他觉得安禄山最近有点嚣张,是时候打压了,常说安禄山要造反;
杨国忠只是沉浸在自己作为皇帝的制衡工具的角色中,尽职尽责。
正安禄山等节度使其非凡的战斗力,才带来了盛唐的赫赫武功;
但即使没有叛逆的心,节度也有叛逆的力量。
可怕的是,唐朝没有能力控制这种叛逆的力量。
[img]317706[/img]
唐玄宗、杨贵妃、李林甫、杨国忠都没有问题。
皇帝享乐多正常,老子有权有钱,不让我挥霍。
杨贵妃祸国哈哈,我丈夫是皇帝。我在广东吃荔枝怎么了?
一个人没有问题,但是,合并造成了合成谬误:
这是一个谬误,对局部来说是对的,仅仅因为它对局部来说是对的,它对整体来说一定是对的。
[img]317707[/img]
说人话,微观上没问题,宏观上可能大错特错。
因此,唐帝国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正确的,每个人都集体创造了安禄山这样的掘墓者。
安禄山一开始并不想做事,但他发现:你这么纵容老子,老子不做事都说不出来!
我们不是这样吗?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安禄山:
再玩手机就睡觉了,久而久之,熬夜这个安禄山就出来了;
再吃一口就减肥了,久而久之,肥胖这个安禄山就出来了;
做完这张票就停下来,久而久之,犯罪这个安禄山诞生了。
安禄山真的是乱臣贼吗?我们心中都有安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