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董卓真的是昏庸的一代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在民间传说中,三国时期的董卓是一个愚蠢的人。事实上,这完全是对三国演义的误导。虽然真正历史上的董卓不是一个好人,但他绝对不是一个愚蠢的人。
[img]317511[/img]
董卓从小就喜欢练武,小时候一个人去羌人聚集区旅游,遇到了羌人的全部统领。董卓游历四方后,终于回家耕种。羌族首领来拜访董卓。董卓和他们一起回家,杀了他的牛招待羌族人。要知道董卓当时只是个普通农民,没有一官半职,全家人都指望这头牛来耕地生存。羌族人得知后非常感动。回来后,他们给董卓捕了1000多头牲畜,感谢董卓杀牛的恩情。汉桓帝末年,董卓被选为羽林郎,董卓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img]317512[/img]
董卓武功高强,实力巨大,非常擅长弓箭。他可以在飞驰的马上左右开弓。正是这样,董卓受到中郎张宏的青睐,成为他的军司马。后来,他一步一步地取得了军事成就,成为了郎中。值得一提的是,董卓当时获得了很多奖励,董卓一辈子都赚不到大量的耕地,但董卓并没有贪图这些奖励,而是把它们分给了他的士兵。因此,手下的士兵非常感激董卓。
[img]317513[/img]
几年后,董卓再次升职,成为广武县令,然后成为河东县太守,晋升为中郎将军,但最终未能攻击黄巾军,董卓被撤职。后来,韩遂等人在凉州起兵谋反,董卓再次被任命为中郎将,朝廷要求他讨伐韩遂。结果,董卓在这里陷入了困境。当时,董卓的军队被成千上万的羌族和胡人包围,军队里没有粮草。如果他再僵持几天,他的下属就会饿死。董卓想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假装钓鱼,实际上是在河上建造大坝拦截河流,几十英里河流的水都充满了。董卓看到时机成熟后,带领军队通过大坝,然后派人挖大坝。当敌人得知他想追赶时,河水已经涨到了很高的水平,无法渡河,董卓等人安全逃脱。
当时有六支军队奉命出兵陇西,其他五支队伍都输了。只有董卓的军队完好无损地回来了。朝廷得知后,还奖励了董卓,任命董卓为前将军,并给董卓封爵。
[img]317514[/img]
事实上,董卓是否昏庸,只有这些细节才能清楚地看到真相。董卓还是老百姓的时候,愿意把自己的牛宰给羌人吃。可见董卓有远大的抱负,不在乎那头牛,更在乎他和羌人的友谊。还有一种可能是董卓知道羌人以后会回报,所以他演戏杀牛。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不得不说董卓的心机真的很深。此外,董卓是一个平民之家。他背后没有支持者,但他在官场的道路上越来越顺利。这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董卓愿意把钱给他的下属,知道如何收买人们的心。
[img]317515[/img]
而且从董卓被羌、胡包围的行为可以看出,董卓还是有一些策略的,并没有《三国演义》描述的那么无道德。想象一下,如果董卓真的很无知,他怎么能完美把握未来在北京的救援时间,以及他怎么能勒索王子来命令诸侯呢?毕竟,满朝的文武不是一种装饰。董卓不是很愚蠢,有真正的才能和学习,但他的残忍行为令人发指,但愚蠢和残忍不能混淆,客观地说,董卓是一个残忍的军阀,可以买人可以使用策略。
董卓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董卓真的是个昏庸的人吗?